-
如何改变中国的问题。几个世纪以来,西方没有突破既存的思维模式,要么把中国看成一无是处和可以肆意践踏的“东亚病夫”,要么把中国看成无所不能的“洪水猛兽”,始终没有从中国历史——社会——文化的基本国情出发,对中国的发展欲求和理想作出理性、客观、公正的评价,甚至在思想深...
2009.05.13 10:10:00
-
济危机中提出真格的建议,“脱离实际是重要原因之一。而且,在比较浮躁的作风下,一些专家在不懂的领域也敢去发言,仿佛一个领域有成就就无所不能。”
在中国正在进行的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2亿多人离开乡村,形成了村庄空心化、农民老龄化、农作物间种化等现象,对农村产生了一系...
2009.05.21 13:48:00
-
民为父母,自觉以民为重,以民为尊。
人我孰能?
人能于我。任何个人,其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无所不知、无所不能。在与一个群体相比的时候,尤其如此。再强的大力士也不可能同时战胜千人、万人,再聪明的脑子也不可能比千万人的脑子想得更加周全、更加...
2009.06.10 15:52:00
-
自觉或者不自觉地被奉为评价社会行为的是非标准。所以它是客观的,不以个别人的情感意志为转移;它是巨形的,可以对一切势力摧枯拉朽而无所不能;它是万象的,从网络舆情到街谈巷语而无所不在;它是波动的,从顶礼膜拜高呼万岁到千夫所指万人唾弃而无所不可。而关键它是善的,无论捍卫神...
2009.06.18 16:32:00
-
求与个体的利益追求之间的矛盾。当公权的价值追求屈从于个体的利益追求时,公权便成了金钱的俘虏、私权的奴仆,公权也就失去了灵魂,变成无所不能的怪兽。“给钱乱办事,不给钱不办事”就是这一现象的通俗说法。如若这样,法律制度不仅不能调节个体利益冲突,还会成为导致社会问题的源...
2009.11.27 14:41:00
-
她对这个职业的向往是从去医院看病得来的:拿着听诊器给病人诊断、在处方纸上写写画画,然后还能给人打针、开刀,在她眼里医生简直神奇得无所不能。以至于这个理想到今天一直没有改变过。家里还有她用小瓶小罐自己“搭建”起来的微型诊室,每天排队的病人自然是她的各种毛绒玩具。
...
2009.12.02 10:20:00
-
常常用脊梁比喻人类的信仰。信仰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步形成的。一个人刚出生的时候,谈不上有什么信仰。待长到懂事时,总以为父母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于是父母就成了孩子心中的上帝。孩子对父母的崇拜,就是人生最初的信仰。这种最初的信仰,往往源于自发性,如经验、民俗、宗教、哲学和...
2010.05.25 08:10:00
-
带走一片云彩。这对学生的学习来说到底有什么益处?
教学是一项充满创造性的活动,应该因人、因事、因时、因地而异,从来就没有一种可以包打天下的模式。杜郎口模式充其量仅是个案而已,而非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东西,更非无所不能的教育神话!(孺 子 原题:教育模式从来没有神话)...
2010.06.08 08:37:00
-
的姓名和案情的来龙去脉。来访群众说,啥事只要找到袁建凌,准行。面对记者,袁建凌说:“荣誉再多,我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我不是无所不能,我所做的,无非就是踏踏实实做好本职工作,把来访者当亲人,听听老百姓的诉求,家长里短地做些思想工作,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帮他们。...
2010.07.12 09:18:00
-
建设—优化”三部曲,打造了一张精品TD网络。我们创造性地提出了“无线城市群”的建设理念,率先在珠三角地区构筑了无所不在、无所不有、无所不能的智慧城市。无线城市是移动互联网的门户,是民生服务和各行各业信息的聚集平台,融合了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三网/三屏融合、移动...
2010.07.22 14:3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