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22310条,用时0.12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一方面财政收入减少,另一方面,基础设施需要建设、企业需要扶持、社会事业需要投入、失业人员需要救济,要花钱的地方很多。越是在这个时候,政府越要勒紧裤腰带,把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入经济建设,用于改善民生。而不应以拉动内需为由,为单位和个人谋取私利。”   政府投资  ...
    2009.03.09 12:56:00
  2. 他三种方式都要以钱为后盾。三者算起来,总共需要政府投入1500亿元,如果时间定为三年的话,所需资金就是4500亿元。在当前到处都要用钱的时候,要筹集这笔资金的确有些困难。但我认为,可采取发行特别国债的形式,购买外储来筹集。中国庞大的外储主要是农民工用血汗换来的,现在也...
    2009.02.17 15:13:00
  3. 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给予高度评价,认为报告中提出要着力办好改善民生的十件实事,充分体现了执政为民的发展理念,体现了越是在困难的时候,越要重视民生的以人为本理念,必将进一步促进社会和谐。许多委员说,这十件实事,有帮扶就业的,有保障住房的,有进一步提高城乡低保标...
    2009.02.18 11:04:00
  4. 的关系。作为一个道德范畴,艰苦朴素、勤俭节约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党所一贯倡导的宝贵精神财富,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无论什么时候都应该坚持;但是作为我国传统消费观的一个重要内容,艰苦朴素、勤俭节约又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概念,其内涵是不断变化的,应该随着时代...
    2009.02.18 14:18:00
  5. 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   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   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
    2009.02.19 10:06:00
  6. 当代公民素质的重要标准。   责任和义务作为一种外在要求,只有它被行为主体广泛认识、认可、尊奉,甚至内化为公民的人生目标和追求的时候,才能被自觉自愿地落实,成为持久的行为模式,产生巨大的社会推动力量。这种由“外在”向“内在”的转化,是公民责任自觉的必然过程,是...
    2009.02.19 10:18:00
  7. 意志和意愿。个别地方有时还存在着以委任制或变相的委任制冲淡或者取消选举的做法。在民主决策上,有些地方和部门在执行中央和上级政策的时候,常常违背民主决策的基本要求。有的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在落实和制定具体政策时,搞“政绩工程”,没有把注意力放在多数群众...
    2009.02.19 10:26:00
  8. 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因而具有普适性。而在我们过去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中,比较强调规律问题、真理问题,对价值问题则很忽略,因而在很多时候用真理遮蔽了价值。现在我们愈来愈认识到,真理问题固然是前提和基础,而价值问题才是核心和根本,价值问题决不可忽视。      “普适...
    2009.02.20 15:05:00
  9. 的经济。我国经济基本面仍然保持较好势头,但对外出口、吸引外资、消费者信心等已受到影响。现在,需要我们探讨的问题是,美国“感冒”的时候,我国如何不“打喷嚏”或少“打喷嚏”?事实证明,我国要想增强“免疫力”,必须认真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努力把自己的事情办好。   ...
    2009.02.20 15:08:00
  10. 安排下,一夫多妻(妾)是被人们长期认可的合法婚姻形态,丈夫休妻也得到社会的宽容和许可,且有“七出”之条保障男子的休妻权。尽管有的时候人们也会自我安慰说:“弱女虽非男,慰情聊胜无”(陶渊明《和刘柴桑》),或者偶然也有“不重生男重生女”(白居易《长恨歌》)的议论,...
    2009.02.20 15:1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