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对方参与原则;效率原则;程序公正原则。
行政程序的主要制度:资讯公开制度;公开调查制度;通知制度;说明理由制度;听证制度;时效制度;职能分离制度;辩论制度;回避制度;行政救济制度。
21、行政违法及其分类
行政违法是指行政法律关系主体违反行政法律规范,...
2012.11.02 20:21:00
-
这一新司法解释,将有效避免因追诉期限计算不当而轻纵犯罪。这无疑将使刑法对渎职犯罪等职务犯罪的威慑、剥夺等功能大大增强。
追诉时效制度是现代国家对国家刑事追诉权的自我限制,体现了刑法的谦抑性和人道性。该项制度还能促使犯罪行为人在没有受到国家刑事责任追究的情况下积极...
2013.02.18 09:12:00
-
间内不行使权利,权利人将失去胜诉权。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法院可强制义务人履行应承担的义务。法律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目的,在于促使权利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权利人行使权利的时间过长。
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一般诉讼时效为两年,但《民法通则...
2015.05.25 09:47:00
-
会使已经趋于稳定的社会关系重新变得不稳定,甚至引发激化新的社会矛盾。
其次,我国刑法在规定时效时,已经充分考虑了犯罪分子利用时效制度逃避法律制裁的可能性,因此对于不同严重程度的犯罪分别规定了比较长的追诉期限,同时还规定了时效中断和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情况,绝不是说...
2015.07.10 07:37:00
-
蒋某,其行为符合主动追索债权特点,故其时效未过。最终法院判决保险公司在交强险范围内全额赔偿吕某的经济损失。
【法官点评】诉讼时效制度设立的意义在于防止某些权利人拖延行使权利,督促当事人尽快维权,而非为债务人逃避履行债务提供合法依据。适用诉讼时效制度,不应仅从时间...
2015.09.07 10:46:00
-
利,而且还会纵容出卖人故意拖延办证或根本不予协助办证等不法行为,从而使标的物无法正常利用,也不利于社会经济秩序的稳定,显然与诉讼时效制度的立法本旨相背离。
综上,鉴于物权取得的全面性特征,即在一般的房屋买卖中,交付房屋和办理权属证书应具有统一性,故而,如果已转移...
2015.09.16 15:26:00
-
结算并未通知A建筑公司,A无从得知涉案工程是否已结算,因此本案依法没有过诉讼时效。
《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关于民商事审判适用诉讼时效制度若干问题讨论纪要>》【苏高审委(2005)17号】第七条规定:债权人举证证明以挂号信或者特快专递向债务人发出主张权利的函件,债务人抗辩没...
2015.10.10 10:05:00
-
终身追究法律,对终身责任追究和责任倒查机制的原则、追责主体、担责主体、追责程序、救济办法、法律责任等予以清晰规定。
协调追责时效制度。官员终身追责制度设计的核心是责任的“终身”性,这是该项制度对官员产生巨大威慑力之所在,无论官员调离、辞职、辞退、退休等辗转变动到...
2016.03.17 08:42:00
-
年刑法第七十七条规定,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采取强制措施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1997年刑法对追诉时效制度做了重大修改,最实质的内容是将不受追诉时效限制的情形由“采取强制措施”修改为侦查机关“立案侦查”和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并增加了...
2016.04.19 14:27:00
-
较为严重,先后两次住院治疗且构成十级伤残,故本案诉讼时效应当自伤残评定之日即2015年9月26日开始计算。
刘法官还说,法律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本意是敦促权利人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避免权利人长时间不主张权利,造成不必要的麻烦。受害人在很多情况下,治疗的期间会很长,一年、...
2016.05.26 14: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