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对于建文帝漏夜出走之后,历经朱棣及其之后的仁宗、宣宗、英宗几代近四十年的经历,都有粗略的介绍,也说到建文帝的最后归宿——这是明英宗正统五年的事,而且与一位假冒建文帝的老僧有关。假的建文帝受到处罚,真的建文帝却亮出了自己的身份,“于是迎建文帝入西内,程济闻之,...
2009.10.22 10:10:00
-
绝收,往往引发大面积饥荒。如《汉书·王莽传》载:王莽时,“连年久旱,亡有平岁,北边及青徐地,人相食……饥民死者十七八。”又如,《明英宗实录》载:天顺三年,“辰州、永州、常德、衡州、岳州、铜鼓、五开等府卫自五月至七月不雨,民之饥殍者不可胜记。”诸如此类,史不绝书。...
2010.04.23 16:26:00
-
连毛泽东在读《明史》的时候,也发出这样的感慨:“《明史》我看了最生气。明朝除了明太祖、明成祖不识字的两个皇帝搞得比较好。明武宗、明英宗还稍好些以外,其余的都不好,尽做坏事。”
“中兴之主”与“问题青年”
熹宗无子,死后传位其弟——时年未满17岁的信王朱由检。这...
2012.04.16 10:15:00
-
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明朝中叶大约是在1500年前后的时候。1449年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被认为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历史学家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也描绘了明朝衰落的情景。他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认...
2013.04.26 08:51:00
-
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明朝中叶大约是在1500年前后的时候。1449年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被认为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历史学家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也描绘了明朝衰落的情景。他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认...
2013.04.26 09:04:00
-
果从康熙算起,也有近二百年。长期闭关自守,把中国搞得贫穷落后,愚昧无知。”明朝中叶大约是在1500年前后的时候。1449年发生土木之变,明英宗被瓦剌军俘虏,被认为是明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历史学家黄仁宇写的《万历十五年》这本书,也描绘了明朝衰落的情景。他从大历史观的角度认...
2013.04.26 17:25:08
-
北京,用富人的钱充实国库。”方志远告诉听众。
在此期间,曾经发生过明太祖严惩贪官、滥杀功臣、打击不肯合作的文人,也曾经发生过明英宗对小说、戏曲的禁止。于是,科举成为唯一进入仕途的道路,使得“仕途”和“官本位”成为民众公认的最基本的社会价值标准。
“这可以说...
2013.05.30 18:47:00
-
成化性格柔弱,患有口吃,反应也比较迟钝,造成他的这些缺陷的主要原因是他童年的不平凡经历。
成化皇帝的名字叫朱见深,他的父亲明英宗朱祁镇带兵征讨蒙古瓦剌部时,兵败被俘,他的叔叔朱祁钰获得了皇位,并废黜了朱见深的太子地位。朱见深被迫搬出皇宫,身边只有奶奶派来陪伴...
2014.03.14 09:48:00
-
给景泰皇帝的奏疏中说:江西每当“大比之年”,除学校出身的“生员”之外,“同等学力”的儒士参加乡试者,“往往一县至有二三百人”(《明英宗实录》卷268),而不是《明史》所说的仅“一二异敏”。当时的江西有七十多个县,泰和为科举大县,其他县以十分之一计算,全省每次参加乡试...
2014.03.26 08:49:00
-
表示。 (扬州日报 通讯员 郜粉定 记者 赵天)
于谦(1398-1457),一生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终年60岁。所著七...
2014.05.08 11: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