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释回国后,勾践唯恐安逸消磨了志气,苦身焦思,卧薪尝胆,20年后,终于重整旗鼓,一举击败吴国,使越国成为江淮一带的大国。人们常说,春秋无义战,说的就是这些绵延不绝的战争,最终受害的是老百姓。但卧薪尝胆的故事令我久久不能释怀。劳民伤财的不义之战是可憎的,但卧薪尝胆的启示...
2009.03.09 15:27:00
-
界更好的运转,老有所养,贫有所依,就是最大的成功。
所以对于耶鲁大学教育出来的秦玥飞来说,成功的定义和国内太多人不一样。自“春秋无义战”开始,中国人似乎只相信“兵不厌诈”而嘲笑宋襄公等楚军过河再战的“义战”。中国近几十年的发展曾过于相信GDP和财富,而腐败官员出国潮...
2013.01.28 16:32:00
-
七擒孟获、六出祁山等重要情节,展开蜀汉惊天动地的战绩。
《三国志演义》以蜀汉为中心的总体构思,具有深刻的寓意。本来,就像“春秋无义战”一样,三国争战也无所谓正义与邪恶的区别。但是由于小说家赋予三国中的刘备集团以“占人和”、得民心的客观条件,“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2014.05.12 08:43:00
-
么也不追究呢?在日本右翼看来,主要审判者本身的手也沾满了鲜血,所以这是胜者的审判。那时候日本的反驳是针对美国和苏联,基本逻辑是“春秋无义战”,在帝国主义战争中,一方帝国不能审判另一方帝国。这样的观点有一个软肋,就是日本对中国、朝鲜、东南亚的侵略。当时日本有一个左翼学...
2014.09.01 08:43:00
-
么也不追究呢?在日本右翼看来,主要审判者本身的手也沾满了鲜血,所以这是胜者的审判。那时候日本的反驳是针对美国和苏联,基本逻辑是“春秋无义战”,在帝国主义战争中,一方帝国不能审判另一方帝国。这样的观点有一个软肋,就是日本对中国、朝鲜、东南亚的侵略。当时日本有一个左翼学...
2014.09.01 08:43:00
-
信。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主张“和为贵”。以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为例。孔子提倡“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孟子主张仁政,斥责“春秋无义战”;墨子提出“兼爱”“非攻”思想,旨在追求和平;老子强调“不以兵强于天下”,是“道法自然”的和平论;兵家虽以战争为研究对象,但认为...
2017.02.06 08:10:00
-
信。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主张“和为贵”。以先秦时期的诸子百家为例。孔子提倡“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孟子主张仁政,斥责“春秋无义战”;墨子提出“兼爱”“非攻”思想,旨在追求和平;老子强调“不以兵强于天下”,是“道法自然”的和平论;兵家虽以战争为研究对象,但认为...
2017.02.06 09:33:00
-
济众”。主张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和而不同”,和平相处。战国时期孟子则提出“仁政”思想,强调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与财产。孟子说:“春秋无义战。”他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强凌弱,众暴寡”“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现实提出严厉批判,称“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
2017.05.12 09:41:00
-
济众”。主张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和而不同”,和平相处。战国时期孟子则提出“仁政”思想,强调要尊重他人的生命与财产。孟子说:“春秋无义战。”他对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强凌弱,众暴寡”“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现实提出严厉批判,称“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
2017.05.12 11:23:00
-
川上曰:逝者如斯夫”。天地万物都在流变之中,哲学在流变,中国哲学思潮为道屡迁地在流变。先秦围绕思议“道德之意”话题,其标的是制止春秋无义战,追求一个没有杀人、战争的和平、安定、统一的生存世界;两汉围绕思议“天人相应”话题,其宗旨是追究人之所以生存的根源、根据,回应人...
2019.09.09 16: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