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
4.把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统一起来
经济社会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经济社会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也就失去了基础和保障。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离开了人的全面...
2009.03.09 14:34:00
-
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的意义。
以人为本是社会发展的主体要求。社会是由人组成的,离开了人,社会将不成其为社会。一方面,社会发展是人的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另一方面,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核心和目的,是衡量社会发展的尺度。没有人的发展,社会的发展是没有意义的。以人为本...
2009.03.09 14:35:00
-
值”来安排社会关系。他们从来不回答他们所主张的抽象的、适用于一切社会的“普世价值”是从哪儿来的,仿佛这是人一生下来就必然具有的,是人的本性,或者是上帝赋予的,是“天赋人权”。其实他们鼓吹的“普世价值”并不是人人所固有的,或上帝赋予的,而是由资本主义的社会经济关系...
2009.03.09 15:37:00
-
性和实效性。
网络中的互动。网络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但人是网络技术的主体,网络活动就是人的活动。因此,利用网络信息量大、传播快捷、普及率高、党建工作好经验多等特点进行网络互动交流,是各级党组织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加...
2009.04.02 13:03:00
-
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前提和基础的地位,表明可持续发展的客观物质基础是良好的生态环境和足够的自然资源。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他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所...
2009.04.22 13:52:00
-
边界和权限无限扩张,而组织的真正功能界面,如高校教书育人的部门、医院治病救人的部门,在行政管理部门的挤压下会萎缩到极致。这主要不是人的“觉悟”问题,而是组织的制度安排的问题。
笔者认为,在组织管理当中,既要防止支配大量资源的权力被滥用,也不要低估了并不大的权力...
2009.04.27 09:16:00
-
本对我们的更多欺凌。第三阶段是从文化方面上感觉到中国存在的问题。辛亥革命后,人们所希望的事情件件落空,人们发现不是制度问题,最终是人的问题。当时,有人希望通过“科学”和“民主”来拯救社会,但在“东亚病夫”手中,再科学、再民主的内容都会变味;中国要想崛起就必须改变...
2009.05.04 10:46:00
-
原因是:第一,我国的公务员数量较多,且质量良莠不齐,目前我们还做不到高薪养廉;第二,老百姓也不能接受;第三,更根本的原因是,贪婪是人的私欲的膨胀,这是人性的弱点。我是坚决反对公务员高薪养廉的。但是公务员的待遇也不能太低了,应该适度。
刘庆龙:要完善公务员的绩...
2009.05.13 10:14:00
-
高楼大厦、车水马龙、立交桥成了普适风景,而曾经熟悉的城市记忆、文化街区、生活环境正在消失。此外,城市变得越来越陌生。城市本质上是人的生活空间和文化空间,人的文化认同和文化归属感,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他的居住环境和城市环境之中,如果失去这些东西,人们会有无根的困惑。...
2009.05.14 10:11:00
-
体制改革,改到难处是人员,改到深处是产权。” 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谭跃一语道出了改革的关键点。记者注意到,第一步转企改制触动的是人的利益,第二步股份制改造触及的是产权。
2004年8月,省演艺集团在全国率先实行“事转企”,阵痛带来的是艺术生产力的大解放:过去,干与...
2009.05.14 11: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