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都是信心的来源。但对于长期执政的党来说,能否以良好的党风政风唤起民众的信任——信心,共克时艰,带有更大的难度。比如,某些具体政策是否正确,要经过一定的时间之后才能证明其正确性,其贯彻执行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信心。如果民众认为执政党与政府不是特殊利益集团、是真正为公...
2009.03.12 14:53:00
-
起点上继续解放思想的锐利武器呢?笔者认为回答应当是肯定的。
在这四个客观检验标准中,实践标准是检验我们的认识之是否符合实际、是否正确的最根本标准。马克思说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恩格斯说马克思认为理论符合现实是理论的唯一标准。列宁指出马克思和恩格斯都...
2009.04.27 09:16:00
-
的高度认同,但在前进中,也始终存在着一些怀疑和责难的声音。这些声音归结起来就是:改革开放是否坚持了社会主义性质?我们的方向和道路是否正确?这些问题绝不是小问题,而是关系到要不要坚持改革开放的根本问题。
有人提出,改革开放把社会主义改没了,越来越改向资本主义了。这...
2009.06.12 10:35:00
-
惠及到广大老百姓身上,这是执政党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是地方党委推动科学发展的最终目标。
因此,判断地方党委发展观和政绩观是否正确,集中到一点,就是看你心中是不是真有老百姓,老百姓是否真心说你好。一个执政党长期执政,一个执政者在一个地方长期主政,要让老百姓一时...
2009.08.26 14:52:00
-
一把手”要带头接受监督,班子成员既要自觉维护“一把手”、尊重“一把手”、支持“一把手”,又要大胆监督“一把手”,监督主要领导干部是否正确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原则,防止独断专行、个人说了算,在班子内部建立一种积极健康的权力制衡机制,以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正确性。
——...
2009.09.09 14:22:00
-
两件大事带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正确道路的实质,是既符合中国的基本国情,又符合中国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对于一个国家来说,选择的道路是否正确,要看它是否既符合这个国家的基本国情,又符合这个国家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要做到这"两个符合",在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
2009.09.30 10:36:00
-
的创新,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办法。而在试验中探索的方法侧重于认识论的第二个阶段,通过对提出的理论和方案的实际试验,用实践来检验它是否正确,是否符合客观实际,能不能达到我们的目的,能不能解决我们的问题,从而更直接地依靠实践来创新理论和完善理论。
在六十年的马克思主...
2009.11.18 16:22:00
-
础条件。只有政绩观正确,科学的发展观才能实现。反之,发展观不科学,“政绩”越大造成的损失就越大。
那么,怎样判定干部的政绩观是否正确呢?胡锦涛总书记在中央纪委三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系统提出并回答了树立和坚持正确的“事业观、工作观、政绩观”问题。同时,胡锦涛总书记...
2009.12.21 15:27:00
-
马克思主义指导,怎样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回顾我们党走过的道路,无论胜利或挫折、成功或失误,都与是否正确回答“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指导”的问题紧密相关不可分离。在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过程中,我们党曾经出现过离开马克思主义思想路...
2010.01.15 14:45:00
-
简单的两分法思维方式长期影响着我们的政治和经济生活,其特征是把两种事物截然地对立起来,似乎有你无我,有我无他。首先不问观点是否正确,事物本身是否对人民有益,而是一上来就问姓“资”还是姓“社”,姓“中”还是姓“西”,是“马”还是“非马”。全球化既不是单纯的同质化...
2010.02.23 14: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