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4条,用时0.0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作者:刘晓文   近来一则关于年轻干部任用方面的新闻,让笔者想起一段典故:晋平公问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曰:“解狐可。”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
    2013.05.10 10:32:40
  2. 这两个不同领域的处事原则混为一谈,否则就没有正确理解大公无私。   我国历史上大公无私的一个著名例子是春秋时期晋国祁黄羊的故事。晋平公有一次问大臣祁黄羊:“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问:“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2014.03.05 08:26:00
  3. 这两个不同领域的处事原则混为一谈,否则就没有正确理解大公无私。   我国历史上大公无私的一个著名例子是春秋时期晋国祁黄羊的故事。晋平公有一次问大臣祁黄羊:“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平公问:“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2014.03.05 10:07:00
  4.   宋锦:顾名思义,应是宋代发展起来的织锦,但早在春秋时吴国也生产锦衣,地处江南的吴国贵族已经在生活中大量使用织锦。据史书记载:晋平公元年(公元前557年),就“有绣衣而豹裘者,有锦衣而狐裘者”。织锦工艺在北宋时期得到了全面的提高。宋高宗南渡后,全国的政治、经济、文...
    2015.12.17 15:38:00
  5. ”(《韩非子·显学》)讲的就是这个道理。在用人方面,法家主张唯才是举:“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吕氏春秋》上有这样一段故事。晋平公在位时,南阳县需要选派一位县令。平公问大夫祁黄羊:“你看,谁担任这个职务合适?”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平公听后惊讶地说:“...
    2016.03.15 15:56:00
  6. 从何说起呢?从古籍记载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有两件,一件发生在宫廷,称作“平公好音”,一件发生在民间,称作“桑间濮上”。   晋平公酷好饮宴声色,尤其喜欢听流行新曲。那一年,晋平公听说楚灵王盖了一座天下第一台的章华宫,颇为不忿。为显示诸侯国盟主威风,他决定建造一...
    2017.08.07 08:51:00
  7. 从何说起呢?从古籍记载来看,具有典型意义的案例有两件,一件发生在宫廷,称作“平公好音”,一件发生在民间,称作“桑间濮上”。   晋平公酷好饮宴声色,尤其喜欢听流行新曲。那一年,晋平公听说楚灵王盖了一座天下第一台的章华宫,颇为不忿。为显示诸侯国盟主威风,他决定建造一...
    2017.08.07 08:57:00
  8. 鲋是顺从君主的人,哪里能行呢?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为人正直,怎么会唯独不救我呢?   结果真如叔向所料,乐王鲋见了晋平公,反而说了叔向坏话。自古而今,如乐王鲋般奸滑的小人真是不绝如缕。倒是祁奚听说他被囚禁,虽然已经告老还乡了,但还是赶回来见范鞅。引经...
    2018.03.28 10:18:00
  9. 鲋是顺从君主的人,哪里能行呢?祁大夫“外举不弃仇,内举不失亲”,为人正直,怎么会唯独不救我呢?   结果真如叔向所料,乐王鲋见了晋平公,反而说了叔向坏话。自古而今,如乐王鲋般奸滑的小人真是不绝如缕。倒是祁奚听说他被囚禁,虽然已经告老还乡了,但还是赶回来见范鞅。引经...
    2018.03.28 10:18:00
  10. 那么,三国时期孙权劝吕蒙读书的故事足以说明,时间是一点一点挤出来的。如果有领导干部说自己年纪大了、没有兴致学习了,那么,先秦时期晋平公“秉烛而学”的故事也足以告诉他,一个人应该活到老、学到老。北宋名臣欧阳修身居要职,政务繁忙,但他坚持利用“马上、枕上、厕上”的点...
    2020.04.28 1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