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其与王世充一样不过是作秀。原因或许只在于,万历的怠政,其实就是一种超乎常理、缺乏恒心的懒惰行为的极致表现罢了。
春秋时期,晋灵公荒淫无道,晋国大夫士季进谏,晋灵公回答:“吾知所过矣,将改之。”士季说道:“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靡不有初,鲜克有终,能补...
2013.09.30 09:58:00
-
他食物。那饿汉却只吃一半,赵盾问他原由,饿汉说想把食物留给母亲。赵盾怜其孝心,让他尽情吃,另外又为他准备了一篮饭和肉。
后来晋灵公袭杀赵盾,搏斗中有一名晋灵公的武士突然倒戈一击,救出赵盾。赵盾纳闷问他为何这样做,他回答道“我就是当年翳桑的那个饿汉。”赵盾再问他...
2015.11.25 10:25:00
-
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我来时心里已经决定要把剑送给徐君,岂能因为徐君死了就背叛自己的心呢?
《左传·宣公二年》记:
晋灵公不君,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闢矣。尚早,坐而假寐。麑退而叹,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
2016.02.26 08:51:00
-
心已许之,岂以死倍吾心哉!”我来时心里已经决定要把剑送给徐君,岂能因为徐君死了就背叛自己的心呢?
《左传·宣公二年》记:
晋灵公不君,宣子骤谏。公患之,使鉏麑贼之。晨往。寝门闢矣。尚早,坐而假寐。麑退而叹,言曰:“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
2016.02.26 08:51:00
-
也”。
那么元曲《赵氏孤儿》具体讲的什么呢?有哪些艺术特色呢?从剧本体制方面来看,它分为五折一楔子。
简单来说,楔子说的是晋灵公时,武臣屠岸贾与文臣赵盾不和,设计陷害赵盾,在灵公面前指责赵盾为奸臣。赵盾全家因此被满门抄斩,仅有其子赵朔驸马与公主得以幸免。第...
2016.03.07 08:49:00
-
精神,在他的时代不仅完成了中国二十四史中的“八史”,而且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的光辉灿烂的“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公元前 607 年,晋灵公昏庸无道,正卿赵盾经常劝谏,他不但没有改正,还要杀赵盾。赵盾只得逃到外地。当他逃出国都,听说族弟赵穿在桃园宴会上杀死灵公,于是返...
2016.03.28 09:14:00
-
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汉代董仲舒虽然强调“尊君”,但他同时认为,“尊君”以“爱民”为前提。他举例说:“昔者晋灵公杀膳宰以淑饮食,弹大夫以娱其意”。像晋灵公这样的国君,一不高兴就杀人,没有丝毫包容大臣的胸襟,可以称为“独夫”,“如此者,莫之亡...
2017.07.17 10:15:00
-
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汉代董仲舒虽然强调“尊君”,但他同时认为,“尊君”以“爱民”为前提。他举例说:“昔者晋灵公杀膳宰以淑饮食,弹大夫以娱其意”。像晋灵公这样的国君,一不高兴就杀人,没有丝毫包容大臣的胸襟,可以称为“独夫”,“如此者,莫之亡...
2017.07.17 11:10:00
-
流,故能就其深;王者不却众庶,故能明其德。”汉代董仲舒虽然强调“尊君”,但他同时认为,“尊君”以“爱民”为前提。他举例说:“昔者晋灵公杀膳宰以淑饮食,弹大夫以娱其意”。像晋灵公这样的国君,一不高兴就杀人,没有丝毫包容大臣的胸襟,可以称为“独夫”,“如此者,莫之亡...
2017.07.17 10:15:00
-
行事,也就不识好歹朝着帝尧狂吠。所以,世人便把狗钉在耻辱柱上。
如果说跖狗吠尧,只是人们的杜撰,没有可信度,不足为凭,那么,晋灵公教唆恶狗伤害赵盾却是不争的事实。晋灵公是个劣迹斑斑的顽童君主,经常站在花园的高台上用弹弓射打路人。路人抱头鼠窜,他则开心大笑。一天...
2018.02.09 1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