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长江三鲜”、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松江鲈鱼、胭脂鱼等长江珍稀鱼类资源日趋枯竭。著名鱼类学家、中科院院士曹文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痛心地说,“如果按照现有的速度持续衰退,40年之内,长江淡水鱼类有可能灭种!”
人工繁殖非“万能法宝”
面...
2015.04.07 07:27:00
-
“长江三鲜”、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鲟、白鲟、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松江鲈鱼、胭脂鱼等长江珍稀鱼类资源日趋枯竭。著名鱼类学家、中科院院士曹文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痛心地说,“如果按照现有的速度持续衰退,40年之内,长江淡水鱼类有可能灭种!”
人工繁殖非“万能法宝”
面...
2015.04.07 07:37:00
-
态安全出发,在长江流域开展“退捕还鱼”已十分紧迫。
“如果能够做到全面禁渔,肯定会让长江获得一个休养生息的喘息之机。”中科院曹文宣院士从2006年开始不遗余力地呼吁长江全面禁渔10年。从事长江鱼类资源研究的水产专家崔一新同样认为,禁渔虽不治本,却能延迟渔业资源被破坏...
2015.04.28 07:49:00
-
家级休闲垂钓基地。继续打造洪泽湖大闸蟹品牌,建设大闸蟹出口备案基地可追溯系统,提升省级电子商务镇的内涵和效应。实施创新驱动,借助曹文宣、宋微波院士工作站,在特种养殖、高效养殖、循环养殖、智慧养殖上下功夫,进一步放大“中国河蟹之乡”“全国一镇一品示范镇”的品牌效应...
2017.07.28 10:23:00
-
稳定、持续的发展态势。
西顺河镇一直把“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作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任务,紧紧抓住在镇区设立的“曹文宣院士工作站”“宋微波院士工作站”两个“院士工作站”的大好时机,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池塘工业化生态...
2017.10.23 08:57:00
-
农业农村部长江流域渔政监督管理办公室副主任赵依民、副市长丁一、中国海监江苏总队总队长程建新致辞。
在活动中,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深圳万科企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会名誉主席王石、世界自然基金会北京代表处首席代表兼CEO卢思聘、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王丁等十...
2019.10.25 09:29:00
-
开始在长江流域实施禁渔期制度。2016年,扩大了禁捕区域,并将禁捕时长从3个月延长为4个月。
长期致力于鱼类学研究的中国科学院院士曹文宣认为,酷渔滥捕是损害长江渔业资源的最直接、最重要因素。从2006年开始,他奔走呼吁长江流域禁捕十年。以“四大家鱼”为例,十年禁渔,将...
2019.12.25 16:49:00
-
将其变化状况作为评估长江流域生态系统和水生生物总体状况的重要依据。
将生物完整性指数写入草案,有多重要?
中科院水生所院士曹文宣指出,生物完整性指数是水生态系统评价中应用最广泛的指标之一,通过与非生物因素调查联合运用,可用来综合分析生物或非生物因素干扰对一...
2020.01.07 13:52:00
-
鱼类可以完成三个世代的繁殖周期
这些年长江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为何长江物种的数量反而减少了?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曹文宣认为,长江全面禁捕前,各种捕捞行为对长江水生生物影响最显著。
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已全...
2020.01.21 08:35:00
-
鱼类可以完成三个世代的繁殖周期
这些年长江保护力度不断加强,为何长江物种的数量反而减少了?中科院院士、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研究员曹文宣认为,长江全面禁捕前,各种捕捞行为对长江水生生物影响最显著。
2020年1月1日零时起,长江流域的332个自然保护区和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已全...
2020.01.21 09: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