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了商业街。前几年,舟山在旧城改造中,毁掉了有几百年历史的定海古城。在北京,戊戌维新重要的遗址粤东新馆,被众多专家认可的广渠门的曹雪芹故居,具有高度文化价值的美术馆后街22号院等,都因为拓宽街道而被拆毁。在上海,浦东高楼林立,但宋庆龄先生的出生地没能够保留下来,上...
2009.05.14 10:11:00
-
宝、礼、声、会、怜、怀、搀、罗、听、万、庄、梦、阳、虽、医、凤、义、乱、皱、台、办、战、归、党、辞、断”等;清代雍正皇帝在批对曹雪芹祖父抄家的公文里还曾使用“礼、尔、乱”等简体字;太平天国政府机构也曾采用唐宋以来有生命力的简体字,如“虫、国、饥、弥、为”等;1935年...
2009.06.05 10:15:00
-
式的民族性探求是多样化的,要对文学形式的民族性界定一个绝对统一的标准是不可能的。在我国古代屈原、李白、杜甫、柳永、苏轼、关汉卿、曹雪芹等人的作品中,我们看到的是与传统社会及其生活相适应的辞赋、诗词、戏曲和章回小说等艺术形式,这些文学形式当然具有很强的民族性,但它...
2009.07.10 14:45:00
-
然这种情况正在减少,现在更普遍的现象是家族观念的剧变导致姓氏观念淡化。
家族观念的剧变是因家庭结构的变化所致。在当今中国,像曹雪芹笔下《红楼梦》中的贾府、巴金笔下《家》中的高家那样“四世同堂”、“五世其昌”的传统大家族早已解体,由一对夫妻和未婚子女组成的“核心...
2009.07.27 11:10:00
-
谓环境所决定的:莎士比亚的时代也曾充斥着那些浅薄而自负的所谓“大学才子派”的表演与聒噪;清代中国文化的颓败和萎靡中也诞生了伟大的曹雪芹;前苏联时代的政治高压与文化冰河中恰恰诞生了一大批优秀作家和不朽作品;中国新文学也恰恰是在危机四伏甚至国破家亡的20世纪三四十年代...
2010.01.26 08:40:00
-
叙述中,这恐怕也是一个绝响。
别的且不必说,单是这名目繁多的“过节物质”,就够我们这些现代人想象的。都说现在年味儿不浓厚,和曹雪芹的笔下世界一比较,这说法真没错。
“土节”、洋节都给了我们享受生活的理由
我们今天的生活时尚,在很多层面都追求和国际接轨,...
2010.02.08 09:37:00
-
邻居加强相互了解,促进团结。
五、每年纪念的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作品均应成为当年北京文化创意的亮点。如文学艺术方面的关汉卿、曹雪芹、鲁迅、老舍均有资格列为候选人,可以围绕他们的生平事迹出版书籍,演出戏剧,开展旅游和开发相关文化创意产品。有关清明的民俗文化事项很...
2010.03.10 08:51:00
-
众会心一笑。
但是,广告植入得再巧妙、再有创意,作品也会打上商业的浮华烙印,即便不至于成为过眼烟云,也很难禁得起历史的沉淀。曹雪芹大半生处于穷困之中,“满径蓬蒿”,“举家食粥”。《红楼梦》中涉及药物20多味,方剂20多个。曹雪芹若有经济头脑,顺便植入些胡庆余堂、...
2010.03.19 08:53:00
-
腾的文化,也是泛漫汪洋的文化,它们必然是包含着大量低俗伪劣浅薄的货色。民族的文化瑰宝有赖于孔、孟、老、庄、屈原、司马迁、李、杜、曹雪芹这样的少量天才人物。人才当然离不开人民,人民是艺术与思想的母亲。同时人众不等于人才,数量在文化经典的诞生上所起的作用,相当有限。...
2010.06.09 08:49:00
-
多得数不胜数。记者选取了最有代表性的描写端午的散文、小说,给您呈现一个“书中端午”,并在名家的笔下领略不同地域的端午风情。
曹雪芹《红楼梦》
元春端午给宝玉赠扇
在《红楼梦》中,端午节被正式描写的细节很少,只是在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因麒麟伏白...
2010.06.13 14:5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