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57条,用时0.01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认为外在问题是具有相互性质的,不能通过简单的工厂搬迁或征税解决问题,并认为应界定双方的产权与义务,通过市场交易降低费用以达到资源的最优配置。   制度经济学主要代表人物卡普(W·Carp)在1950年出版的《私人企业社会成本》中,试图以实物和价值指标对环境污染、自然资源的耗竭、...
    2009.03.31 09:53:00
  2. 自身发展的战略思维。它强调内陆地区开放发展道路,把经济发展纳入到全球化和国际化视野当中,加强与外部的战略协调,实现要素在全球范围的最优配置。   第二,内陆开放型经济是建立在市场化基础上的制度性开放发展战略。内陆地区既向国际开放,也向东部地区及内陆其他地区相互开放;既重视...
    2009.05.11 10:44:00
  3. 的社会性事业有关一个地区的长期利益,因而只有充分发挥地方人大的财政预算与审计功能的作用,才能够有效地分配财政资源,实现长期与短期的最优配置,有效避免“政绩工程”与“形象工程”等。其四,实现基础教育的多种供给结构。国际经验表明,私人供给或市场供给较公共供给能够有效缓解财政...
    2010.09.03 15:02:00
  4. 00强企业无一不是信息化应用的先锋,他们通过信息化手段,实现了全球化的产品设计、生产制造、配送与分销、销售与服务,实现了全球范围内最优配置资源。国际数据中心(IDC)的研究报告显示,世界500强企业中,信息技术投资超过生产设备投资的企业达65%~70%,而企业信息化投资的回报率...
    2010.12.14 09:51:00
  5. 过协商交易总能使私人品生产的外部性内在化,使得各种资源的替代或转化率等于各自市场价格的比率,资源最终流到出价最高者手中,资源达到最优配置,从而有效解决所谓“外部性”问题和“搭便车”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认为:产权清晰界定与否是决定市场交易及资源配置是否有效的...
    2012.11.01 10:10:00
  6. “回应”,强调“政府职能转变是深化行政体制改革的核心”。只有政府真正放权让利,市场主体才能自由地在市场中一较高下,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提升全社会成员的福祉,这也就能减少“中国式求人”的尴尬。   当然,作为“求人”的一方,也未尝没有值得反思的地方。现实中的一些“...
    2013.03.13 09:19:00
  7. 的时间里取得重大胜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善于运用统筹思维,充分发挥了统筹兼顾的能力,使各方面的工作实现协调有序,使各方面的力量实现最优配置。做好下一阶段的抗震救灾工作,最重要的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坚持抗震救灾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两手抓、两不误”,善于统筹兼顾,...
    2013.05.04 08:36:00
  8. 同时凭借各自所掌握的资源也表现为相应的权力主体。不同经济主体实现权力对等、同一经济主体达到权力与责任对称,是实现资源充分利用和最优配置、进而实现社会利益和社会福利最大化的基本途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各个经济主体的权力边界决定了其资源配置范围,任何权力主体对其他权...
    2013.09.03 08:45:00
  9. 分解,将研发、设计、内部运输、采购等生产性服务外包给专业供应商。这种专业化分工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各自的比较优势,实现资源与要素的最优配置,并培育了对方的市场需求和激发了各自的效率,无论对于制造业还是生产性服务业,其市场潜力都得以扩充,生产效率都得以提升。   二是加...
    2013.09.06 09:05:00
  10. 面来分析。一国对外贸易政策的制定与执行机构即制度的供给方主要是政府。作为国家利益代表的政府在制定对外贸易政策时,应该选择以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本国福利最大化为根本的决定因素。同时,贸易政策的选择也要顺应世界经济潮流。当时,在世界经济危机面前,世界流行贸易保护主义,各国...
    2013.09.26 09:0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最优分配 优化分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