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61条,用时0.02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与国际关系学院)   ■链接·关于五四运动研究中的一些争论   1.“五四运动”一词是何时出现的?   孔凡岭在《“五四运动”一词的最早出现及其涵义的演变》一文中,坚持1919年5月18日在北京中等以上学校学生联合会发表《罢课宣言》和《上大总统书》中,最早使用了“五四运动”一...
    2009.05.04 10:46:00
  2. 的一种策略,还没有上升到怎样建国的战略高度。   ●共产国际致电中共中央,建议建立“中华全国民主共和国”   “民主共和国”的说法最早出现在1936年7月毛泽东同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的谈话中。同年8月15日,共产国际致电中共中央,建议中共建立“中华全国民主共和国”。8月25日,...
    2009.05.18 10:14:00
  3. 脑子里想的、眼睛里经常见的旗帜还是有点不一样,因为我们这里说的是思想政治领域的旗帜。   [解说]:“国之大事,在祀在戎”。旗帜,最早出现在古代的祭祀和军事活动中。按照辞海的解释,旗,就是事物的表识。旗帜后来引申为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政治集团的指导理论、政治目标、...
    2009.06.17 10:56:00
  4. 方面理解这一基础。   改革的重要内容就是要把一些原已存在的民间智慧合法化,并通过政策给予承认和保护。如“包产到户”,这一民间实践最早出现在1956年浙江省温州地区永嘉县。1957年夏,温州各县有1000多个农业合作社实行了这种办法,但随后受到批判。1978年春,为了抗御旱灾,安徽省很多...
    2009.08.26 15:20:00
  5. 那就是人文性,我们可以说,人性就是人文性。什么是人文?现在一般是将人文理解为与自然相对的东西,这是不正确的。“人文”一词在中国最早出现在《周易》上,“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古人最早主张天人合一,并不将人文与自然对立起来。人文人文,关键在“文”。什么是“文”?《...
    2009.08.27 14:49:00
  6. 重大关切。改善民生成为我们党执政的一个核心理念。日前,记者采访了中共中央党校社会学教研室主任吴忠民。   吴忠民说,“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中,“民生在勤,勤则不匮”。现代意义上的民生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的民生概念,是指凡是同民生有关的事...
    2009.09.22 16:10:00
  7. 着重分析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关系。   一、正确理解和解释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含义   查阅文献可知,“以人为本” 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2500年前古代政治家管子的著作《管子》一书中,之后《贞观政要》也用过。联系上下文,他们所说的“人”就是指百姓、民,其实是以民为本...
    2009.10.27 10:07:00
  8. 畅通,还使电缆没有一点损伤。电力部门在下午15时把电缆用吊机吊起,骆兴龙的两只手已经酸麻得连警车都没法开了……当天,“西祠胡同”网最早出现了骆兴龙手举电缆的现场照片,并以“‘电线杆’交警”为中心词发到网页上,一时间跟帖如云,只几个小时国内外众多著名网站就纷纷转载,“...
    2009.12.12 13:49:00
  9. 为对象的不同;而在广义社会科学项下,所谓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属于理念层次与操作层次的不同。   中华传统文化存在类似观点。人文一词最早出现在《易传》中贲卦的彖辞:“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王弼注,孔颍达疏:《周易...
    2010.05.14 10:04:00
  10. 端午节的民谣。总体上说,各地人民过端午节的习俗大同小异,而端午节吃粽子,古往今来,中国各地都一样。 裹角黍(故宫博物院藏) 粽子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当时主要有两种粽子,用菰叶(茭白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到晋代,端午食粽子成为...
    2020.06.15 14:5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最早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