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69条,用时0.03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国哲学史研究中,要重视那些来自历史文化的哲学问题。哲学史上的哲学问题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哲学在自身的发展中哲学家们反复探讨的问题,如本体论、认识论、价值观问题,这些问题都是哲学史上古老而常新的;另一类是由历史文化变迁所提出的重大问题,这些问题往往不是经过一两次探讨就可以...
    2009.05.04 11:04:00
  2.   道,是老子哲学思想体系的最高范畴和命题,也是老子思想的核心所在。老子以道为核心,或者说把道作为原动力,扩展而提出了道的本体论、辩证法、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自身等认识论的哲学思想体系。因而,要理解老子思想,无疑要从老子的道的哲学命题入手。那么,老子的道是什...
    2009.06.05 10:03:00
  3. 有多之物体,即内中包含着矛盾和或简或繁之多样性的物体,它是一与多的统一。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这可以说是张先生“兼和”思想的一个本体论根据。兼体与单体之辨实蕴含着古代“和同之辨”的要义于其中,即兼体是“和”,单体是“同”,将二者区分开来还是有实质意义的。   在1...
    2009.06.17 10:26:00
  4. 统会。近欧自然科学成就巨大,提高了生活的情趣,人们可以“战天役物”。这些思想或陷入机械论的纲网中,或陷入上层与下层世界的分离,或陷入本体论转到认识论之后的心灵与外界的分离,呈现二元对撅,但像亚里士多德这样以“潜能与实现”的双重角度来解脱上下层世界的联系,怀特海主张万物相...
    2009.06.22 10:34:00
  5. 义上讲,他是一个观念主义者。   海德格尔的存在哲学直接提醒人们不要遗忘对人类自身和整个世界的存在状态的关心。正是海德格尔赋予了本体论这个古老命题新的活力,并为此后建立在本体论基础上的哲学解释学、哲学人类学开辟了道路。   萨特和梅洛—庞蒂在存在主义哲学方面的贡献...
    2009.07.10 14:55:00
  6. 使得各种研究团体之间的对话与阐释成为可能。   (1)“实践哲学范式”   在“实践哲学范式”转向的解读中,近30年来影响较大的是实践本体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在他们看来,“抽象的、孤立的与人分离的自然界,对人说来也是无”,马克思哲学的视角仅限于“属人世界”。马克思在...
    2009.07.31 17:56:00
  7. 主要借助马克思主义哲学和西方哲学的范畴阐述哲学的性质、职分、思维方法、辩证法、认识论。后三论则主要通过中国哲学的范畴、概念阐述本体论、人生论和天人关系。贯串天人五论的基本精神是唯物主义辩证法。这些著作,如作者所言:“以为中国古代确有唯物论传统,又富于辩证思维,...
    2009.08.03 16:32:00
  8. 在《江汉论坛》2009年第5期撰文指出,法律推理研究不仅是一个法学方法论问题,更重要的是一个深刻的法理学问题,隐藏其背后的是一个法学本体论和法学认识论问题。法律推理研究在国内形成法理学界和法律逻辑学界两个阵营,前者按照现实中综合的理性思考构建推理的前提,追求审判结果的...
    2009.08.06 11:22:00
  9. 先生对流行的天人关系见解提出不同意见,认为过去所讲“天道性命相贯通”作为“天人合一”的基础是错误的,因为它是混淆了宇宙生化论和形上本体论而成的“天道论”、混淆了成德之教与本体之学而成的“心性论”,其后果则是:生化之源可混转为存有之本,超越本体可混化为超验规律,宇宙秩序...
    2009.09.07 15:15:00
  10. 步较晚,但研究领域和课题相当广泛。早期主要研究技术与经济、技术与社会、技术与政治、技术与文化的关系等具体问题,后来逐步转向对技术本体论、技术认识论、技术价值论、技术伦理学、科学与技术之间的关系、科学哲学与技术哲学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研究。学者们在反思技术带来的负面...
    2009.10.10 11:12: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