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没有形成明确的和自觉的学派观念。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诸子皆儒”,不过这个“儒”并不是后来所说的儒家,而是一种以“相礼”为职业的术士即传授礼乐文化的知识分子。诸子“皆忧世之乱而思有以救之,故其学皆应时而发”,他们从各自的生存处境出发对天下的思考,虽仅“得一察焉...
2009.09.09 14:56:00
-
样勇力过人。
说到孔子、儒家,人们往往与拱手、作揖、行礼之类联系起来,以往的学人也都这样解说,如《说文解字》说:“儒,柔也。术士之称。”“儒”本来是指以教书相礼等为职业的一种人。由此,人们往往将“儒”与“柔弱”相联系,好像孔子也应该是一位文弱的人。
孔子...
2010.03.01 15:07:00
-
霸,楚威王灭越国后,相传曾在钟山掘土埋金,以镇 “王气”,故那时的钟山名叫金陵山,它是已知钟山最早的称谓。到了汉代,风水术盛行,术士说此山为王气所“钟”,即汇聚之意,这应是钟山之名肇始。孙吴时,因避讳孙权祖父孙钟之名,遂以东汉末年战死于钟山的秣陵县尉蒋子文之姓改...
2013.04.26 15:16:00
-
难道人大代表先生也真是对王林的民间杂耍如此感兴趣吗?700多万付出去,他期望的回报是多少? 对一个“民间艺人”甚至只是个“江湖术士”,所谓的“社会精英”竟然如此推崇,源于他的“技艺”,更源于他的“人际”。“非权力者”尚且能利用“其他人权力”为自己吸金扬名,更何...
2013.07.30 09:47:00
-
也。”对于秦始皇“焚书”之背景、动机和直接出发点的探索,还可以进行深入的讨论。但是基本史实的认定,应当是研究的基点。
二、“术士”抑或“儒生”:“坑儒”辨疑
关于秦始皇“坑儒”的记载,见于《史记·秦始皇本纪》。秦始皇得知侯生、卢生出逃,“乃大怒曰:‘吾前...
2013.08.14 09:08:00
-
风水”现象潜滋暗长,大把的钱花在建造石狮子(镇邪)、巨石(时来运转)、大球(有求必应)上;还有极少数官员被江湖骗术所迷倒,尊江湖术士为上宾,乞怜其保佑平安与前程,舆论讥之为 “不信马列信鬼神”“不问苍生问鬼神”。至于上海的法官集体嫖娼,虽说是极端个案,但波及很广...
2013.08.22 15:13:00
-
如卷402载:元和初,某盐船的守船者获得宝珠,“至扬州胡店卖之”;再如卷220载:句容县佐史因食麂吐出一物,“状如麻鞋底”,当地“医人术士”无人能识,于是派人到扬州出售。有胡人认出是“销鱼精”,并出高价买下来;卷421载:唐建中初,有乐安任顼者,好读书……后得到一珠。顼...
2015.05.15 09:49:00
-
如卷402载:元和初,某盐船的守船者获得宝珠,“至扬州胡店卖之”;再如卷220载:句容县佐史因食麂吐出一物,“状如麻鞋底”,当地“医人术士”无人能识,于是派人到扬州出售。有胡人认出是“销鱼精”,并出高价买下来;卷421载:唐建中初,有乐安任顼者,好读书……后得到一珠。顼...
2015.05.15 09:49:00
-
敛了惊人的财富。
从起朱楼、宴宾客,到楼塌了、被关了,吴泽衡与王林的最终命运,应交由法律裁决。与此同时,也该追问,两人与江湖术士无异,却拥有大批弟子,且不乏高学历者、知名人士,难道他们真有超人之能?那些在娱乐圈或官场深耕多年之人,何以被王林们迷得团团转?
...
2015.07.20 09:24:00
-
敛了惊人的财富。
从起朱楼、宴宾客,到楼塌了、被关了,吴泽衡与王林的最终命运,应交由法律裁决。与此同时,也该追问,两人与江湖术士无异,却拥有大批弟子,且不乏高学历者、知名人士,难道他们真有超人之能?那些在娱乐圈或官场深耕多年之人,何以被王林们迷得团团转?
...
2015.07.20 09:2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