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能判死刑者,决不判死缓。在反腐败形势仍十分严峻的今天,适用严刑峻法打击腐败分子,震慑胆敢越轨者是十分必要的。“乱世用重典。”( 朱元璋)
“贪如火,不遏则燎原;欲如水,不遏则滔天。”(韩非)每一位共产党员,尤其是各级党员领导干部,要“内正其心,外正其容”(欧阳修,...
2009.02.17 14:36:00
-
因为不堪忍受,洪武六年(1373)和洪武八年,南京和凤阳先后发生工匠造反遭镇压事件。
从洪武九年(1376)起,工匠待遇开始改善,朱元璋在那一年下令,凡工匠死亡都发棺材,让国子生送回家乡安葬,免其家徭役3年。还亲自撰文遣官前往龙光山(今富贵山)祭之,并给现役工匠发放...
2009.03.09 15:25:00
-
明孝陵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与皇后马氏的合葬墓。在明代孝陵绝对是禁区,一般百姓无缘能识其间的真面目。
从史籍记载的情况看,为了美化明孝陵的环境,陵园建成伊始,明朝廷就下令在陵园内种植了十万多株松树,饲养了千头梅花鹿。明朝廷在每只梅花鹿的脖子上都挂了一个...
2009.03.09 15:22:00
-
扰,如有违约之人,许诸人捉拿到官,痛行断罪”(《元史·祭祀志》)。大明王朝虽建都南京,迁都北京,除了建文帝登基未暇而覆亡,其余从朱元璋以后的十二个皇帝都曾专派官员祭祀黄陵。清朝除最后一个3岁登基的宣统皇帝未暖帝座就被推翻之外,十代帝君都派官员致祭黄陵。到了近现代,...
2009.04.01 09:47:00
-
著名的‘十六楼’,如今只剩下位于评事街的‘南市楼’,现在怕是保不住了!”谈起南京的老地名,薛冰掰起手指:“七家湾,记载着明太祖朱元璋滥杀无辜的历史,饮马巷,那是宋高宗‘饮马渡江南’的所在,如今,都要消失了!”68岁的民间艺人刘奎龙从80年代初的一张南京地图中,找出...
2009.04.09 14:39:00
-
蒙古政策的变化过程,几乎是与整个明朝的历史相伴。明朝自建国初始,统治者就把对蒙古的战争作为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两代帝王(洪武皇帝朱元璋和永乐皇帝朱棣)的努力,明朝虽把蒙古势力最终赶到了大漠边上,巩固了对中原的统治,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消除蒙古对其北方边境的威胁。继朱...
2009.05.15 10:06:00
-
南京兵部尚书等职,封新建伯。宦海沉浮和生活磨炼对他感悟人生、认识社会和创建并发展自己的学术思想具有重要影响。
王守仁生活在朱元璋建明后一个半世纪左右的社会,历经宪宗、孝宗、武宗和世宗四帝。在这一时期,明代政治与社会在守成中纲纪废弛,政治腐败,人心涣散,乱象环...
2009.06.03 16:40:00
-
朱元璋打天下,历尽辛苦。坐了江山后,他就规定,每顿饭必有粗菜,让后来的皇帝们“知外间辛苦”。这成为明朝自始至终的一个家法。据说这是明朝宫膳制度中最有特色的地方。
朱元璋大力提倡,自己也身体力行,他每顿饭都上一个豆腐,作为自己不忘苦出身的实例。说到豆腐,人们...
2009.06.05 09:58:00
-
中国的禁海政策始于明朝。由于政治需要,从朱元璋起,除允许部分国家或部族通过“朝贡”方式进行贸易外,其他私人海外贸易一律禁止。直至明末,这种禁阻私人从事海外贸易的政策时紧时松,但始终不曾撤销。清朝始建,由于郑成功等人雄踞海上,进行反清复明斗争,清朝无力海上制胜...
2009.06.24 13:56:00
-
9,东汉25-220),另有蜀汉、北朝前赵、南朝宋,其君主也为刘氏。赵姓——宋太祖赵匡胤建立宋朝,国祚320年(960-1279)。朱姓——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国祚294年(1368-1661)。李、刘、赵、朱四姓所立唐、汉、宋、明四朝,计为1301年,占了自西周共和元年(前841)中国历史的文字...
2009.07.27 11: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