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技术:杂种优势结合形态改良
1997年,袁隆平总结我国40多年来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就与经验,提出了杂种优势利用与形态改良相结合的培育超级杂交稻的路线。此次实现亩产过900公斤的“Y两优二号”品种,正是该技术路线的成果。用袁隆平的话来说,形态改...
2011.09.23 12:00:00
-
我国水稻单产的提高进入了一个缓慢时期,提高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提高产量成了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科学界普遍认为,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可比其他杂交稻提高单产15%,但需解决籼粳交杂种不育、生育期超亲晚熟和植株偏高三大问题。
据万建民介绍,课题组已通过明确我国各稻...
2014.07.21 15:47:00
-
大学李华博士介绍说。
还有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领衔完成的“脑梗死的血管学病因及血运重建的新策略”、南京农业大学主持的“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江南大学牵头的“新型淀粉衍生物的创制与传统淀粉衍生物的绿色制造”等一大批惠及于民的重大科技成就,此次也...
2015.01.10 07:41:00
-
有所提升。
此外,江苏今年获得国家科技奖项的项目,都是经过多年科研的成果。比如,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教授团队研究项目“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
通过20年的系统研究,发掘出水稻广亲和、早熟和显性矮秆基因,开发相应分子标记和育种技术,成功培育籼...
2015.01.10 09:05:00
-
有所提升。
此外,江苏今年获得国家科技奖项的项目,都是经过多年科研的成果。比如,南京农业大学万建民教授团队研究项目“水稻籼粳杂种优势利用相关基因挖掘与新品种培育”,
通过20年的系统研究,发掘出水稻广亲和、早熟和显性矮秆基因,开发相应分子标记和育种技术,成功培育籼...
2015.01.10 09:05:00
-
白作为独脚金内酯信号途径的抑制子参与调控植物分枝(蘖)生长发育,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不仅为水稻株型改良提供重要理论基础,也为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提供有用的基因和材料。该结果以Article Research形式在2013年12月26日《Nature》上正式发表,“D14–SCFD3-dependent degradation of D53...
2015.09.09 10:38:00
-
“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
技术:杂种优势结合形态改良
1997年,袁隆平总结我国40多年来杂交水稻的育种成就与经验,提出了杂种优势利用与形态改良相结合的培育超级杂交稻的路线。此次实现亩产过900公斤的“Y两优二号”品种,正是该技术路线的成果。用袁隆平的话来说,形态改...
2011.09.23 12:00:00
-
我国水稻单产的提高进入了一个缓慢时期,提高产量的难度越来越大,如何进一步提高产量成了必须要思考的问题。科学界普遍认为,水稻籼粳交杂种优势利用可比其他杂交稻提高单产15%,但需解决籼粳交杂种不育、生育期超亲晚熟和植株偏高三大问题。
据万建民介绍,课题组已通过明确我国各稻...
2014.07.21 15:47:00
-
记者近日获悉,江苏省中国科学院植物所(南京中山植物园)在省级科技计划持续支持下,创建了落羽杉属树木种间杂种优势利用技术体系,选育出“中山杉”系列新品种。 新选育出的“中山杉”系列新品种,获得国家发明专利4项,国家植物新品种权6个,国家和省级林木良种审认定品种10个,...
2018.07.09 08:03:00
-
问题,限制了籼粳杂种优势的有效利用。水稻遗传育种创新团队围绕水稻的育性、熟期和株型,经过20多年的科研攻关,攻克了这一难题。团队在杂种优势利用的科学难题上挑战经典,首次用“自私基因”模型揭示了水稻的杂种不育现象,阐明了自私基因在维持植物基因组的稳定性、促进新物种的形成中...
2018.08.03 16: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