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11条,用时0.036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利益,影响自己生活的公共行政决策之中。   公众不仅要行使自己的知情权,要求党和政府定期或随时报告其公共行政的情况,还要行使对公权力行为进行监督的权力,以防止公务人员的渎职或者对公权力的滥用。另外,公众还需要有机会和渠道来向政府和社会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看法,行使自己...
    2009.02.19 10:07:00
  2. 表明公共产品主要应通过政治程序来决定,从而使公共需求和社会利益能够得到真实反映。这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保证。   2、财政是对政府权力行为起到制约作用的一种制度措施。在推进财政体制改革上,必须要打造规范健全的财政制度特别是预算控制制度,完善财政制定的程序流程。这些具...
    2009.04.28 08:58:00
  3. 操作要求。集体领导和民主集中是最高原则;个别酝酿和会议决定是重要的方法和程序。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必须用严格的党内议事规则来规范个人权力行为,特别是涉及单位或部门的重大建设事项、重大经费开支、干部选拔任用等一些热点问题,要坚决按程序办事,不能用办公会、碰头会、口头征求...
    2009.08.20 13:00:00
  4. 治。在政治生活领域中,法治表现为严格依照法律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制度体系和运行状态。政治法治的内涵包括政治权力运行的规则化,政治权力行为的程序化,公民权利保障的制度化,法律适用无差别化等。“文革”的惨痛教训,使我们党从一开始就认识到,民主和法治如车之两轮、鸟之两翼...
    2009.08.20 15:21:00
  5. 公共预算的核心是利益之权威性分配。郭剑鸣则把建设“预算国家”看做是一项防治腐败的基本制度供给。他指出预算国家是从财政上约束国家公权力行为的系统化制度,其核心是建立公权力行为与公共预算之间的紧密对应关系。它为民众从财政上解读国家、审查公权力行为、防治公权力腐败提供了...
    2009.12.28 10:50:00
  6. 机构,使职权部门内部各层次、各要素之间形成既互相分工又互相制约的权力关系,明确权力行使必须遵循的原则、程序和具体制度。其次要完善权力行为的监督制度,保证监督部门的独立性和公正性,形成一个对权力行使过程全面监督的有效机制。可以从加强各级人大对行政系统的监督权、改革监...
    2010.04.02 14:54:00
  7. 力在“阳光”下运行,接受人民监督,是一剂有效的“防腐剂”。这是因为,在众目睽睽之下,掌权者自然要自我约束,慎重行使权力,如有滥用权力行为也容易被发现;通过“暗箱操作”来谋取私利的腐败活动就很难得逞;保障了社会公众的知情权和监督权,本身就等于扩大了监督主体和力量,这...
    2013.04.16 09:11:00
  8. 受和给予财物行为,而对“权色交易”、“权权交易”等收受、给予财物外的其他污染和亵渎权力的行为并不进行处置,显然是对以其他形式亵渎权力行为的放纵,是非常不妥的。  与我国把贿赂仅仅限于财物的做法不同,《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对涉及贿赂罪行的相关界定是,贿赂特征在于提供不...
    2013.07.01 08:37:00
  9.   为了规范基层领导干部权力行为,杜绝特权思想滋生,灌南县纪委探索实施“263”工作法。   “2”即两大平台:一是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公开监督平台,如灌南廉政网监督平台、“马上办”网友互动监督平台。二是完善传统的公开监督平台,注重镇村宣传栏实效性建设,跳...
    2013.07.17 10:14:00
  10. 警示、警醒、警戒作用。要增强惩治的严厉性,综合运用法律、组织、经济等处罚措施和手段,加大惩治力度,特别是对严重损害群众利益的滥用权力行为,要予以重罚,以有力的惩治保证权力规范运行,让用权者清楚而直观地明白只有杜绝用权随意度,才能保证和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   (作...
    2013.07.23 09:0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