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不同制度的国家,腐败并不是有和无的问题,而是多和少的问题。这显然有悖民主可以治理腐败的“常识”。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新加坡国父李光耀在其《回忆录》中一针见血的指出:“由极权走向民主自由,应该会愈干净、愈清廉,不料结果却往往相反,原因就在于民主必须透过选举,而选...
2009.03.12 15:00:00
-
靠发掘人才资源——也就是所谓的“精英治国”战略而成为发达国家,本国人才不够优秀,就提供高薪、低税去引进海外人才。新加坡第一任总理李光耀曾概括说:“在这个时代,所有的发达国家为了增强竞争力,都必须依赖外来移民和人才,而美国之所以能在许多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就是因为它...
2009.06.10 15:25:00
-
力宣战、而且敢于挥师入朝作战的壮举。100多年来在国家安全面临重大威胁面前,中华民族首次不再妥协,选择了坚决抗争。
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先生回忆说,朝鲜战争前在欧洲旅行,人们对华人持歧视态度。新中国出兵朝鲜并连获胜利后,西欧海关人员一见到他这张华人面孔都肃然起敬,...
2009.08.10 10:28:00
-
阐述尽管有夸张的成分,而且体现了其“文明冲突论” 理论体系的色彩,但的确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发展中国家文化抗争的现实。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在接受《外交》杂志采访时表示,“美国人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将自己的制度强加给那些无法适用这套东西的社会。”副总理吴庆瑞也说,“不能把...
2009.12.07 15:24:00
-
非洲的民主目前仍受到贫困、饥饿、疾病、战争和族群冲突等问题的困扰。
东方的一些政治家也反对西方民主的普世主义。新加坡前总理李光耀提出“亚洲价值”。他认为,“东亚人(日本人、韩国人、台湾人、香港人和新加坡人)的带有更强集体意识的价值观和实践,在赶超进程中表明是...
2010.02.04 11:18:00
-
议大厅内挂着新加坡书法家潘受先生书写的我国唐代大诗人杜甫的千古名句:“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是李光耀和人民行动党的领袖们奋斗的动力和目标。
李光耀曾自称是社会主义者,人民行动党也曾经名为社会民主党。但在他们的心目中,社会主义并...
2010.07.12 13:58:00
-
增加至120万个,2008年已超过242万个,相当于总人口的66.3%。然而,新加坡在大力推广互联网的同时,没有忘记加强对它的管理。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曾指出,新兴的网络媒体是极重要的战略阵地,对国家安全、社会、人心影响巨大,一旦失守,后果不堪设想。新加坡对网络实行统一管理,但在严格监...
2010.07.30 08:37:00
-
人民行动党执政形态研究》,人民出版社2005年版,第100页)社会民主党认同多党竞争,可人民行动党却长期一党执政,实行权威统治。对此,李光耀明确提出:“国家要发展,纪律重于民主。民主发达导致无纪律和紊乱的行为,这对发展根本不利。” (约翰·奈斯比特:《亚洲大趋势》,外文...
2010.11.24 10:39:00
-
突和对抗。西方又将如何应对亚洲文明的复兴呢?此书作者马凯硕一一做了精彩的回答。马凯硕曾任新加坡外交部长30余年,现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院长。马凯硕在书中预言,25年后世界最大的经济体前4名,将有3个在亚洲:中国、印度、美国和日本。
【新加坡】马凯硕著...
2010.12.16 08:49:00
-
魅力南京”文化展示区,为新加坡民众和世界各地游客带去了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歌舞表演、秦淮小吃、民间工艺以及图片展览。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南京市委常委、副市长郑泽光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结束后,李光耀在郑泽光的陪同下参观了“魅力南京”文化展示区。多位新加坡政要在接下来...
2011.02.03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