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雄浑”。从汉高祖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到曹孟德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再到苏东坡的“大江东去”,都是这一风格。而夸张起来,便有了李太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看得日本人一头雾水,也是他们无论如何也喜欢不来李白的一个原因,这实乃审美趣味所使然。再如绘画。中国画讲究“...
2010.02.23 08:30:00
-
上最早称“丹阳”的就是这里。后来有了镇江的丹阳县,这里就被称为了“小丹阳”。公元前210年,秦始皇东巡曾经丹阳到钱塘江。唐代大诗人李太白也在这里留下足迹并诗作《赠丹阳横山周处士惟长》。
陶吴镇位于江宁区南部,历史上的陶吴非常繁华,建于宋景德年间,初名为金陵镇,后...
2010.11.16 14:35:00
-
先秦史》、《秦汉史》,钱锺书的《谈艺录》、《管锥编》、《管锥编补编》,夏承焘的《唐宋词选》,以及《历代文选》、《历代散文选》、《李太白全集》、《乐府诗集》、《历代诗话》和《语文学习》杂志等。此外还参加《二十四史》中《明史》的点校整理工作和新版《鲁迅全集》部分注释...
2012.04.26 15:29:00
-
;
波光粼粼,奇石峥嵘,犹如水面荷影。
洞中可徜徉泛舟,
也可引吭高歌,
奇景秀丽如画,
人犹如在画中。
闻说李太白、白居易、苏东坡、陶渊明
都曾来此一游;
尧舜时代,
有贤者善卷老人在此久候,
故之得名善卷洞。
清泉
乡村...
2012.08.08 16:00:00
-
的时间不同,而味道迥异。我读书,则读出:《诗经》有青草味,《楚辞》有柑橘味,《论语》有饭香味,《庄子》有山林味,陶渊明有菊花味,李太白有酒香味,《西厢记》有脂粉味,《三国演义》有男人味,《水浒传》有血腥味,《红楼梦》有辛酸味;鲁迅杂文有辣子味,周作人散文有橄榄味...
2013.03.26 14:32:00
-
论及李白,必须提到王琦。因为至今研读李白诗歌,仍然以王琦《李太白诗集注》为重要注本。赵信称赞它“一注可以敌千家”,詹锳《李太白集版本叙录》亦认为“当今传世本,当以此为最善”。此外,王琦尚著有《李长吉歌诗汇解》,整理刊刻了医学典籍《周慎斋遗书》《医林指月》等,...
2014.04.23 08:53:00
-
手心的温暖。
冬酿酒和大团子
元代马致远《拨不断》中曾经提到“菊花开,正归来。伴虎西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有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其中东阳酒指的就是南方的冬酿酒。冬至夜,苏州人家每家每户来上一瓶冬酿酒,配上自家做的“大团子”,大团...
2014.12.11 16:54:00
-
手心的温暖。
冬酿酒和大团子
元代马致远《拨不断》中曾经提到“菊花开,正归来。伴虎西僧、鹤林友、龙山客;似杜工部、陶渊明、李太白;有洞庭柑、东阳酒、西湖蟹。”其中东阳酒指的就是南方的冬酿酒。冬至夜,苏州人家每家每户来上一瓶冬酿酒,配上自家做的“大团子”,大团...
2014.12.11 16:54:00
-
读书能够明目醒脑,但你却永远无法深入的了解这个社会。于是人们才会在读“万卷书”之外,想起行“万里路”,以至于到现在,笔者想起当年李太白和徐侠客都是那种清新飘逸的类型,不是完全的学者,也不是完全的游客,把读书行路和做学问结合得“浑然一体”的幸福,现代人很少能够感受...
2015.04.07 10:45:00
-
以割舍的诗意。安居在古人的诗里,诗意地生活。诗意地生活,或许应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悠闲自得;诗意地生活,或许应如李太白“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篙人”的飘逸洒脱;诗意地生活,或许应如李易安“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的闲情逸趣。
诗意地生活,...
2015.04.17 14:2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