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5条,用时0.01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国家荣誉——最高科技奖获得者报告文学》文集日前由江西高校出版社出版。该书集中塑造了吴文俊、黄昆、王选、刘东生、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徐光宪10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的光辉形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该书的《序言》中指出:...
    2009.11.17 15:37:00
  2. 技奖自2000年设立以来,之前已有14位科学家荣膺这一奖项,他们是吴文俊、袁隆平、王选、黄昆、金怡濂、刘东生、王永志、叶笃正、吴孟超、李振声、闵恩泽、吴征镒、王忠诚、徐光宪。每个人都不妨逐一对照,这其中,你到底熟悉几位?能否达到一半?如果作一个调查,那么统计结果应该是...
    2010.01.15 08:39:00
  3. 平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礼堂会议室,同中国科学院负责同志和科技人员代表座谈。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汇报了中国科学院工作。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毕业生冯端分别就盐碱地治理、量子信息领域科研等先后发言。习近平不断插话,就有关问题同他...
    2013.07.18 07:12:00
  4. 平来到中国科学院大学礼堂会议室,同中国科学院负责同志和科技人员代表座谈。中国科学院院长白春礼汇报了中国科学院工作。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中国科学院大学博士毕业生冯端分别就盐碱地治理、量子信息领域科研等先后发言。习近平不断插话,就有关问题同他...
    2013.07.18 09:49:00
  5. 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自2000年设立至2009年,共有16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上排从左至右:吴孟超(2005年)、李振声(2006年)、闵恩泽(2007年)、吴征镒(2007年);下排从左至右:王忠诚(2008年)、徐光宪(2008年)、孙家栋(2009年)、谷超豪(2009...
    2015.09.07 16:57:00
  6. 为“当代毕昇”,他发明的汉字激光照排技术,使我国的汉字印刷告别了“铅与火”,进入到“光与电”的新时代。另一位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奖者李振声,矢志不渝,一辈子倾心于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由他培育以及其后衍生出的小麦新品种,增产小麦逾150亿斤,和袁隆平一样,演绎了“一粒种...
    2017.01.10 10:21:00
  7. 求的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完善医疗、教育、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增强贫困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福建省南安市梅山镇蓉中村党委书记李振声代表指出。   长期在库布齐沙漠进行治沙扶贫的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委员认为,产业扶贫和生态恢复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生态恢复是“水...
    2017.03.08 07:38:00
  8. 高龄仍亲赴罗布泊考察。吴孟超90多岁仍站在手术台旁,只要不出差,每周都要上台做手术,“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倒下,就让我倒在手术室里。”李振声80多岁仍到田间地头看小麦,组织实施“渤海粮仓”项目,向盐碱地要粮。闵恩泽80多岁时“还想再干点事”,要将最高科技奖的奖金用于“中国...
    2018.01.08 09:31:00
  9. 高龄仍亲赴罗布泊考察。吴孟超90多岁仍站在手术台旁,只要不出差,每周都要上台做手术,“如果有一天我真的倒下,就让我倒在手术室里。”李振声80多岁仍到田间地头看小麦,组织实施“渤海粮仓”项目,向盐碱地要粮。闵恩泽80多岁时“还想再干点事”,要将最高科技奖的奖金用于“中国...
    2018.01.08 10:38:00
  10. ”的闪亮名片。   长期以来,我国在消化吸收先进科技的同时,积极谋求创新,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例如,袁隆平的杂交水稻技术和李振声的小麦远缘杂交技术,为解决中国人和世界人民的吃饭问题作出了重大贡献。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正式开始实施,经过不懈努力,我国在载人航天...
    2018.12.05 09:05:00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