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1922年,党的“二大”提出,“一切运动都必须深入到广大人民群众里面去”的思想。1928年10月,李立三在一次讲话中第一次使用了“群众路线”的概念。1929年9月,周恩来在主持起草《中央给红四军前委的指示信》中,阐述了红军与群众的关系,明...
2010.07.16 15:02:00
-
研究和宣传与影视媒体结合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其他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如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蔡和森、李立三等,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此外,对中共党史人物的综合性研究,如对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与发展研究,对中共早期领导人的研究,对中共领...
2010.07.22 09:01:00
-
辑出版外,党的早期人物和著名人物的文献则形成了另外一个系列,如李大钊、恽代英、瞿秋白、杨匏安、邓中夏、张太雷以及张闻天、王稼祥、李立三、李维汉等人的文集。除了文集、文选,80年代以来出版的大量党史人物的年谱、传记,还提供了许多可称之为“亚文献”的历史资料。比如《周...
2010.07.22 09:01:00
-
山。
〔13〕指安源煤矿和株萍铁路的工人。一九二一年秋,中国共产党派人到安源工作,第二年,建立了共产党和工会的组织,在毛泽东、李立三、刘少奇等的领导下,发动了著名的安源路矿大罢工。当时,安源一带有一万二千多工人参加了工会。一九二七年九月,安源工人武装参加了毛泽东...
2012.10.29 16:46:00
-
它详细、生动、真实地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前后的历史,记录了众多我们敬仰和熟知的毛泽东、周恩来、彭德怀、朱德、陈毅、李立三、张国焘、蒋介石等大人物,也描写了许许多多迄今默默无闻的英雄们。细细读来,感受颇深、收获颇丰。
《苦难辉煌》闪烁着哲学的智慧。...
2012.11.03 10:50:00
-
教训。1927年那会儿,我们提出领导成分工人化,谁提出来的?共产国际,所以最后1928年六大在莫斯科召开的时候,周恩来、张国焘、瞿秋白、李立三在那里争,后来共产国际的总书记说你们四大知识分子争,我找一个工人来当总书记,最后共产国际帮我们找了非常不负责任的党中央总书记,也...
2012.12.24 13:07:00
-
史性转变,让我们从中看到什么是真正的共产党人,共产党人的精神信仰和追求又是什么。
在纪录片《苦难辉煌》里披露了这样一个细节:李立三的女儿说,南昌起义前夕,李立三要去庐山见鲍罗廷和瞿秋白,而上山必须坐轿子。这在今天看来都是极其简单的事情,但当时的李立三却需专门请...
2013.06.03 09:09:00
-
诞生起,就投入到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之中。党是人民中的一部分,党的生存、发展和壮大离不开人民。早在土地革命战争初期,毛泽东、周恩来、李立三等人在总结中国革命斗争的经验中,就使用了群众路线的概念。后来,在一系列的文章中,毛泽东反复阐述和强调了深入群众、动员群众、组织群...
2013.06.17 08:38:00
-
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1928年6月—7月召开的党的六大也作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的重要论断,同年11月,李立三根据党的六大精神在同浙江地区负责人谈话时指出,在总的争取群众路线之下,需要尽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领导人首次使用...
2013.07.03 08:39:00
-
运,全看中国共产党会不会组织群众,引导群众。”1928年6月—7月召开的党的六大也作出了“党的总路线是争取群众”的重要论断,同年11月,李立三根据党的六大精神在同浙江地区负责人谈话时指出,在总的争取群众路线之下,需要尽最大的努力到下层群众中去。这是我们党的领导人首次使用...
2013.07.03 09:4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