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406条,用时0.012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哲学家的殿堂。然而在翻检近30年来出版的诸多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著作时,我们不难发现,哲学殿堂里政治家居多数,而真正的专门哲学家除李达、艾思奇外,几乎无有他人。哲学史应有哲学家的地位,在哲学家的殿堂里应更多坐着的是哲学家。其实,有些哲学家的哲学思想很有特色,不仅...
    2009.08.03 16:32:00
  2. 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代表的中国马克思主义者和政治领袖的研究,他们的主要贡献在政治层面,党的基本理论建设层面;其二是以李达、艾思奇、张岱年、冯契等老一辈著名专业哲学家的研究,他们致力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系统化、大众化、通俗化研究,综合创新,造诣深刻,...
    2009.08.24 14:30:00
  3. 由第三野战军副政治委员谭震林指挥,在芜湖裕溪口至枞阳镇段渡江。   西集团,由第二野战军司令员刘伯承、副政治委员张际春、参谋长李达指挥,在江西湖口至安徽枞阳镇段渡江。   “为争取与国民党政府谈判达成有利于人民的协定,我军在完成渡江作战一切准备之后,还曾经几次...
    2009.09.22 16:20:00
  4. 前提。   自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的近百年以来,这种客观上基于两种思维方式差异的“映射”或“移植”就一直在进行。从李大钊、瞿秋白、李达、毛泽东到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无疑已取得了诸多重大成果。这些成果在指导中国革命和建设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说明了...
    2009.11.12 11:05:00
  5. 专门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老练的语言文字功夫是不易做好的。高水平的理论家应当多做一些“以通俗的言语,讲亲切的经验”的工作,当年的李达、艾思奇、杨献珍、冯定等前辈都为此做出了贡献。现在中宣部理论局组编的《理论热点面对面》也很受欢迎。要提倡名家做马克思主义的“科普...
    2010.01.25 11:23:00
  6. 对之长读不厌,晚年仍在反复阅读。一些重要的马列著作、哲学和党史类以及文学类的著作,他更是反复研读。如《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李达的《社会学大纲》,他都读了十遍以上。如《昭明文选》,他阅读批注过的版本,存留的就有三种。此书他青年求学时代读过,20世纪50年代他又...
    2010.04.12 11:13:00
  7. 力构建明朝视野中的世界新秩序。正如《明史·郑和传》所言:“当成祖时,锐意通四夷,奉使多用中贵。西洋则(郑)和、(王)景弘,西域则李达,迤北则海童,而西番则率使侯显。”郑和出使时所捧成祖对西洋各国国王和头目的敕书中言:“尔等只顺天道,恪遵朕言,循礼安分,毋得违越...
    2010.05.21 13:58:00
  8. 论》,毛泽东同志的《论持久战》、《矛盾论》、《实践论》、《战争和战略问题》和《抗日游击战争中的战略问题》,艾思奇的《大众哲学》和李达的《社会学大纲》。小组在陈云的带领下,学习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延安颇有名气。毛泽东对此予以充分肯定,认为中组部采取一本一本学原著...
    2010.07.15 11:05:00
  9. 表的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为中共党史人物研究和宣传与影视媒体结合开辟了一片新天地。   其他中共党史人物的研究,如李大钊、陈独秀、李达、瞿秋白、恽代英、张太雷、蔡和森、李立三等,也取得了很大进展。此外,对中共党史人物的综合性研究,如对中共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形成与发...
    2010.07.22 09:01:00
  10. 5次以上,总数远远超过200万册。   这里值得一提的是,当《辩证唯物主义 历史唯物主义》1961年夏在北戴河修改完成之时,毛泽东曾与老友李达相约庐山,嘱他另编一本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据陶德麟教授回忆,8月20日毛泽东约李达到他的住所长谈了近4小时,讨论到不少哲学问题,并...
    2010.09.27 11:18: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