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07条,用时0.01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世外桃源”的幻影,道出了封建社会的阴暗。   二是苏诗“劝农曾入杏花村”之句的暗示,朱陈村就是杏花村。这么一来,徐州又与唐诗人杜牧联系上了。莫非《清明》诗中“牧童遥指杏花村”的那个村子,与这里是同一个村庄?由此推论,杜诗所写的杏花村,就在徐州的古丰县。如今,按...
    2010.03.31 10:15:00
  2. 法对其严重超速行为给予1000元罚款、扣6分的处罚。(7月20日《长江日报》)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这是唐朝著名诗人杜牧诗作《过华清宫》中的两句。据说当年杨贵妃特别喜欢吃荔枝,但是荔枝为岭南所产,距离长安路途遥远,于是唐明皇为博美人欢心,命令人快马...
    2010.07.22 08:38:00
  3. 结合,走出了一条“传统文化搭台、现代文明唱戏”的独特发展路径,文化已逐步成为城市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守住城市文化的根   李白和杜牧的名篇、欧阳修和苏轼的历史遗迹、独具风格的扬州八怪,使扬州蜚声海内外;扬州学派、扬州戏曲、扬州工艺,在中国文化领域独树一帜;扬剧、...
    2010.10.11 10:37:00
  4. 是独特。他说,人为什么要旅游?就是把自己从纷繁、喧嚣的世界里解救出来,去寻求一种梦境,让心灵在梦想之所得到慰藉。   “唐朝诗人杜牧的一句‘十年一觉扬州梦’是何等的意境,这已经说明,扬州历来就是梦境之地、诗意之所,所以,扬州的旅游应该做足诗梦文章,对邗江瓜洲来说...
    2011.03.20 11:02:00
  5. 一样充满浪漫气质。 二十四桥 美人月夜吹箫桥畔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杜牧的这首诗让二十四桥名垂千古,诗因桥而咏出,桥因诗而闻名。 《扬州鼓吹词》说:“是桥因古之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据说二十...
    2011.08.06 13:45:00
  6. 刘细君 隋炀帝 李白 杜牧 汤式 姜夔 欧阳修 郑燮   扬州,是盛唐数一数二的城市。李白,中国独一无二的诗人。当李白遇上扬州,一首中国诗歌史上最具感召力的诗歌便诞生了!它如一颗明珠,一千多年来,万千诗人因之而对扬州牵挂、神往、流连。   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在...
    2012.03.26 17:46:00
  7. 了英雄王二小的故事并学唱了儿歌《歌唱二小放牛郎》,大二班组织幼儿欣赏和学习了与“清明节和节气”有关的古诗,如:孟浩然的《春晓》、杜牧的《清明》等。   本次活动不仅让孩子们进一步了解了传统节日的丰富内涵,感受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更是让小朋友在缅怀先辈的...
    2012.04.05 15:59:00
  8. 仕宦、商旅和应举游幕者,途径于此,无不登山临水,留连吟咏。著名诗人孟浩然、王弯、王维、李白、刘长卿、王昌龄、刘禹锡、许浑、张祜、杜牧、韦庄等都曾在这里留下了盛赞润州秀丽风景的千古绝唱。   宋代初年,时赋升平、科技发达。苏颂创制的水运仪象台和沈括撰写的《梦溪笔谈...
    2012.05.09 09:38:00
  9. 《古城门操》主要以打击乐与管乐铿锵有力的节奏,气势豪壮的旋律,再现古代兵士的英勇无畏,整齐操练的阵势。《烟雨楼台》的名字取自唐代杜牧的诗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音乐表现了古金陵佛教的盛况,磬钹悠悠,念经祈福之声此起彼伏。组曲在八个篇章中安排了一段...
    2012.08.15 10:12:00
  10. 语》都不见报道和收录,很遗憾。”   遗 漏   “豆蔻年华”语出扬州   “我查阅了很多工具书,关于‘豆蔻年华’的解释都是,出自唐杜牧《赠别》: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后人常用来借指少女的妙龄。”孙凯歌是一位书法教师,对扬州文化一直很感兴趣。为了求证“豆...
    2012.09.03 16:11: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杜牧之 笃慕 杜木
都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