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144条,用时0.034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题上却无硬性规定。”郑道文认为:“如果由各国自身监管,公报规定便同于一纸空文,美国曾经制定过很多类似规避风险的监管法规,但大都被束之高阁。同时,对冲基金在国际市场上暴敛财富也为美国国内创造过丰厚回报,这让人担忧美国政府缺乏对其坚定的监管之心。若由国际统一监管,就应...
    2009.04.13 09:25:00
  2. 样的道理,文学批评虽不是以人人都能看懂作为衡量其价值的标准,但也不是到了除了批评者外没有一个人能够看懂为止。因此,文学批评既不是“束之高阁”的通灵宝物,更不是退至市井甘与同沽酒卖浆者合流的市侩小儿。以我狭隘的理解,批评应是穿越与洞察作家心灵的“宝莲灯”,既有神奇的魔力的...
    2009.07.09 15:24:00
  3. 督。   要解决以上问题,笔者建议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是要建立和完善各项村务管理制度并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不要使制度蒙尘,束之高阁,有章不循。特别要制定完善以下三项制度的操作运行:①农村干部,村民代表的财经法规知识培训制度;②银行户头和现金管理制度;③财务公...
    2009.07.31 17:36:00
  4. 动静很大,领导讲话、大会动员,经过一段时间的活动,逐渐淡化活动内容,最后是开个总结会,把行动化成文字、把制度化成经验,出个报告便束之高阁了。   二、建设学习型组织需把握好三个基本关系   为了避免实践中的种种误区,我们要从认识理解建设学习型组织基本内涵的角度出发,...
    2009.08.24 14:16:00
  5.   问:日前,有人在网络博客上发文说,因“孔孟之道”一说而将孔子与孟子视为一体的思维应束之高阁。他认为,孟子能言善辩,率性而为,而在孔子看来什么都要受礼的约束。因此,孔子不喜欢孟子。请问,如何看待这一观点?合称“孔孟之道”是历史误会吗?   ———上海文庙路 李成 ...
    2009.09.08 13:25:00
  6. 是单位或部门奖惩制度不完善,对评选的先进科室或优秀党员,下份文件、发份证书就算完事,宣传典型、学习先进、鞭策后进的“下篇文章”却束之高阁,无人问律。凡此种种,即暴露了一些基层党组织工作和作用涣散的问题,也表现出部分党员干部党性的严重缺失。   具体地讲,荣誉感即是一...
    2009.09.09 14:41:00
  7. 设,也为各项工作的开展注入了无限的生机和活力。但是,这些年轻人才和年轻干部到了县市党政机关,除了极少数被提拔使用以外,更多的被“束之高阁”或“闭置”起来。部分专业性非常强的硕士研究生,还有一些工作热情非常高、创新意识非常强的年轻人才,也多被那些具有中专、大专学历的...
    2009.10.10 11:06:00
  8. 准,而制度是软条条、橡皮筋,法不能犯,制度却可以不执行,即使执行也带有很大的主观随意性,时常借口工作忙、任务重、时间少,而把制度束之高阁,或者只讲灵活性,不讲原则性。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必须严格把握制度的执行环节。一是要拟定执行制度的具体规划和实施细则,加强党的程序...
    2009.12.10 16:21:00
  9. 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然而马克思主义看重理论,正是,也仅仅是,因为它能够指导行动。如果有了正确的理论,只是把它空谈一阵,束之高阁,并不实行,那末,这种理论再好也是没有意义的。” [5](P292)“斯大林说得好:‘理论若不和革命实践联系起来,就会变成无对象的理论,...
    2010.02.24 16:32:00
  10. 空可钻。完善的法律体系固然重要,但是在建立的完善的法律体系后,将这些法律法规贯彻落实到位就显得更为重要。因为再好的法律,如果把它束之高阁,也会失去意义。1989年政治风波时,邓小平就指出:“腐败的事情,一抓就能抓到重要的案件,就是我们往往下不了手。这就会丧失人心,使人...
    2010.03.05 14:07: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