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记者 张登峰)常言道:久病床前无孝子。但这句话在园区唯亭古娄一村社区53岁的杨惠根身上却不管用。10年来,杨惠根悉心照料中风瘫痪的母亲,成为古娄一村出了名的孝子。
日前,记者来到古娄一村的杨惠根家中时,杨惠根正在为母亲准备午饭。杨惠根告诉记者,母...
2011.02.18 10:42:00
-
年为对象,以社区里身边好人的道德故事为主要内容,使参加活动的孩子们接受了一次道德洗礼。现场邀请社区副主任对社区“孝儿女”道德模范杨惠根的先进事迹进行宣讲,“久病床前有孝子”,朴实无华的语言讲述着杨惠根辞去工作,十年如一日悉心照料瘫痪在床的老母亲,不离不弃。杨惠根...
2013.06.05 17:11:00
-
讨双边合作深化北极研究。继12月10日中国—北欧北极研究中心在上海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成员机构会议为何选定苏州?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杨惠根11日在家乡开会的间隙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引力”来自苏州的安静、友好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重心为何偏向社会科学
12月10日,酝酿...
2013.12.12 15:51:00
-
市科协普及部的工作人员一同去参加了启动仪式,对这项科普活动相当感兴趣,并在会上结识了当时的中国极地研究所副主任、苏州籍极地科学家杨惠根博士。
“应该让苏州市民也了解极地!”经过一番协调,很快,同年5月,由中国极地研究中心、苏州市科协联合主办,苏州市科普促进中心...
2014.01.28 08:52:00
-
了我国极地考察面临的艰巨任务,是从根本上增强我国极地考察水平的战略选择。”中国极地研究中心主任、新建极地考察破冰船建造工程负责人杨惠根说,“它的建造标志着我国极地考察现场保障和支撑能力实现新突破,将极大促进我国极地考察事业发展,加快极地考察强国的建设进程。”
...
2017.01.09 08:48:00
-
风向、气压、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翔实数据。
第34次南极科考在新站建设方面将完成哪些具体任务呢?对此,科考队领队、首席科学家杨惠根在出发之际接受采访时介绍说,根据计划,临建工作将届时启动,把科考工作舱、住宿舱、生活舱、发电舱、备品舱等建设用途集装箱和必要的工程...
2017.11.22 08:40:00
-
”后来我带着服装如获至宝的回到了南京继续画草图。
5月我得到雪龙号船回港消息,并知道当年参加中国首航北极的领队、首席科学家杨惠根主任也从南极返回来了,我就第二次去上海,这次终于登上了雪龙船。我拿出新的草图请杨主任看,他非常认真地安排一个班子给我草图提意见,专...
2023.10.24 15: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