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进行到底的学者,已属凤毛麟角,也尤其难能可贵。
恪守学者本分,捍卫学术尊严
沈从文在西南联大上课,谈徐志摩、梁思成、林徽因和金岳霖,说这些人有共同特点,一是都对工作、对学问热爱到痴迷的程度,二是为人天真的像孩子,无机心、少俗虑。朱寨说,“文革”期间...
2009.03.30 14:20:00
-
本概念就是以发展公共交通为主,公共交通当中以发展轨道交通为主。
其次,城市的建设应该是实用的、经济的、美观的和有文化的。当年林徽因提出,建筑的理想是实用、坚固、美观,这个概念到今天仍然很重要,因为它把实用放在第一位。现在很多富丽堂皇、巨大恢宏的建筑并不实用,...
2009.05.14 10:11:00
-
华文明的优秀智慧也成为一种需求,这为我们重新看待文化遗产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罗哲文)
(作者介绍:70年前,罗哲文师从梁思成、林徽因等学习古建筑,是中国营造学社最后一位元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罗哲文在古建筑和文物的保护管理维修、调查研究、理论建设方面等作出...
2010.09.14 08:52:00
-
的《读<班主任工作的55个“鬼点子”>有感》、包翠玲老师的《读<责任胜于能力>有感》、罗嘉老师的《一百天一百个好习惯——读<影响教师一生的100个好习惯>》和谢炜老师的《走近林徽因的世界——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林徽因传>》荣获优秀奖。我校工会荣获优秀组织奖。 (钱茜)...
2012.11.06 13:13:00
-
史细节作出全面解码。信札内容涉及“声援五四运动电报”、“退出进步党通告”、“讲学社简章”、“与袁世凯书变更国体之论”、“梁思成、林徽因文定礼细节”,以及梁启超与清华大学、中国银行、司法储才馆、京师图书馆等单位的诸多渊源,与20世纪时局重大事件息息相关。
除了信...
2012.11.14 16:20:00
-
文化的更替。在《蛋壳里的北京人》中,王春元采访了兴隆木场、样式雷等的后人,与罗哲文、林洙、舒乙等人面对面交流,从朱启钤、梁思成、林徽因、王世襄、中国营造学社等那里,找到北京城与北京人的精神气脉关联。那些本来只存在于文字和图片的往事突然活起来了。
“这是一群与...
2013.02.26 09:32:00
-
心来,好好地涵养自身的人格与德行。
我曾经在长江上游探访过重庆的李庄,了解到在抗战时期,一大批文化名流住在这里,包括梁思成、林徽因等。尽管当时环境异常艰苦,生活资源匮乏,缺衣少食,但是他们依旧锲而不舍地研究着各自的学问。在他们身上,我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文化,...
2013.03.16 07:50:00
-
不多,摆放文学书籍的橱柜前,有三个女孩子在看书。其中两个头凑在一起,小声评论:“这书里涉及的中国现当代学者很多,有杨沫、张爱玲、林徽因,还有杨绛……”两人笑笑,很满意的样子。另一个女孩子靠在窗边的角落,手里竟也捧着同一本书在翻看——简洁素白的封面,秀气的小字:...
2013.04.17 14:39:00
-
化雨般滋润着身边的每个人。
“道德讲堂”活动并没有因为活动的结束而结束,幼儿园将定期制度化地开展,不断地传递道德正能量。
林徽因说:“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横林幼儿园的“道德讲堂”就是“人间的四月天...
2013.04.18 09:32:00
-
同事,他们给了我们俩相互的QQ号。”
2011年9月9日,沈俊和小雯第一次在一家咖啡馆相约见面。第二天一早,他就给对方发了一条短信:林徽音《人间四月天》: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喃,你是暖,是爱,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让小雯没有想到的是,沈俊此后每天都会...
2013.07.18 18: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