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348条,用时0.01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美国《华盛顿邮报》日前发表题为《经济复苏取决于“G2”》的文章(作者世界银行行长罗伯特·佐利克、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文章说:中国经济增长率2009年将会下跌。美国正处于严重的衰退之中。世界经济要想复苏,这两个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必须合作,并成为20国集团的引擎。没...
    2009.03.16 15:05:00
  2. 毫无疑问地将全世界引向了一个多极化的经济秩序。而美国与中国作为这一新秩序的两个主角,必须积极参与全球经济的修复,这不仅会使双方受惠,也将造福整个世界。   (作者林毅夫为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曼苏尔·戴拉米(Mansoor Dailami)为世界银行国际金融与发展经济局主管)...
    2009.05.21 13:46:00
  3.   林毅夫(世界银行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为什么自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尽管各国政府采取了许多干预措施,情况仍然越来越糟?在我看来,这是因为金融危机已经逐步演变为产能过剩引致的实体经济危机。2002年到2007年间在房地产和制造业的投资,现在已经转变为生产能力。而危机使...
    2009.06.02 10:41:00
  4. 使发展中国家份额有所增加,实质也不会发生太大变化。   经济复苏,力所能及承担责任   最近,世界银行行长佐利克和世行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在《华盛顿邮报》上联名撰写的《经济复苏取决于“G2”》一文引人注目。文章指出,世界经济要想复苏,中美这两个促进经济发展的发动机必...
    2009.06.10 15:55:00
  5.   林毅夫(世界银行副行长):中国经济克服当前国际金融危机并实现较快增长,主要得益于政府积极的财政政策、基础设施建设及产业升级、扩大内需这三大有利空间。   世界银行上月22日在首尔发表《2009年全球发展金融》报告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世界经济将负增长2...
    2009.07.08 10:29:00
  6. 时候还要谈增加消费有点天方夜谭。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来的时候,当时国家就在谈要增加国内消费,特别是要启动农村消费。就在那个情况下,林毅夫教授提出新农村运动,我们还为国家做了一个项目:如何启动农村消费。但做了之后根本没用。过去10年之间农村消费根本没有起来。如果要提...
    2009.09.29 11:37:00
  7. 庸讳言,改变多年累积的发展惯性,需要“壮士断腕”的勇气。   着力改善民生。这既是目的也是动力。世界银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林毅夫说,中国政府成功应对了金融危机的挑战,但中国经济仍面临诸多挑战;在当前经济转型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解决就业难题“收入分配也与就...
    2010.03.22 13:26:00
  8. %,因此很多人称之为“中国奇迹”。那么,是什么造就了“中国奇迹”呢?很多经济学家都试图探寻“中国奇迹”背后的“中国模式”。比如,林毅夫认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放弃了以重工业为主的赶超战略,开始按照比较优势去首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钱颖一认为是中国式的“财政联邦主...
    2010.04.02 14:50:00
  9. 场气氛,与众多企业进行了零距离接触,亲身了解市场的需求,以便后期正确定位自己,做好职业规划。   招聘会期间,南通市人才服务中心林毅书记、市教育局职社处沙建华处长、市教育局监察室冯斌主任、南通中专党委书记、副校长许振华等领导来到会场指导工作。南通电视台、江海晚报...
    2010.04.20 10:46:00
  10. 行行长佐利克所言,它“对世行的合法性至关重要”。不仅如此,在5月3日,中国人民银行原副行长朱民正式走马上任担任IMF总裁特别顾问,这是继林毅夫担任世行副行长之后,中国深入参与国际金融机构管理的又一重要步骤。尽管发达国家对世行的影响力和控制力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特别是美...
    2010.05.11 10:26: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