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て眠る胡蝶かな)。而这样的诗句在中国诗词里恐怕不易觅得。宋词婉约派代表柳永也不过咏到“杨柳岸晓风残月”。最接近俳句的元曲也只到“枯藤老树昏鸦”为止。这也难怪,司空图《二十四诗品》开篇第一品便是“雄浑”。从汉高祖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到曹孟德的“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再到...
2010.02.23 08:30:00
-
排比式对偶”,古人称“鼎足对”。中国民间“三柱联”,即其演变。这种排比式对偶,广见于古今文学作品,如马致远着名的《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即为其例。今人李俊和在中国楹联界首届自撰楹联书法展上荣获金奖的“烟锁江城,银花万树琅玕雨;风环瑶海,柳浪...
2010.04.26 14:31:00
-
自小生长在农村,没有钢琴、画画、拉丁、恰恰,除了上树抓知了下河摸鱼虾,练字大概成了我童年唯一算得上是兴趣爱好的娱乐活动了。曾记得枯藤老树昏鸦,暗淡的五十支瓦,灯下小小女娃,一笔一画,画出中国字的方方正正,画出了为人处世的端正文雅。
回到农村工作,成为了一个小村官,...
2014.09.04 10:41:00
-
们已经习惯了有事找“百度”,习惯了有事没事翻看朋友圈,甚至养成了走路低头看手机、饭前先拍照的“恶习”。炎炎夏日,我们会无限向往“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的生活。走亲访友时,我们要先问“你家WIFI密码是多少”。如果没有网络,我们的生活、工作似乎“一夜回到解放前”,陷入...
2014.11.21 10:42:00
-
们已经习惯了有事找“百度”,习惯了有事没事翻看朋友圈,甚至养成了走路低头看手机、饭前先拍照的“恶习”。炎炎夏日,我们会无限向往“枯藤老树昏鸦,空调WIFI西瓜”的生活。走亲访友时,我们要先问“你家WIFI密码是多少”。如果没有网络,我们的生活、工作似乎“一夜回到解放前”,陷入...
2014.11.21 10:42:00
-
创新、致远的理念完美的结合。许多中外游客来苏州,都必须去苏州博物馆走一走,即使是在闭馆的周一,能在门口留张影像,脸上便笑开了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人们对于苏州的记忆,离不开博物馆给予记忆留下的念想。
苏博是苏州对外的形象,是衡量苏州城市文明开化程度的标志,...
2015.05.25 15:46:00
-
绿文化昌盛,人文美与风景美交相辉映,成为有别于城市的别样风景。
美丽乡村建设需要文明妆点。乡村因人性而灵动,因文化而醇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人是自然中最美的存在;“采菊东南下,悠然见南山”,乡村是陶冶性情的福地。没有人的山村,是原野的世界,粗犷而又原始...
2015.08.14 17:14:00
-
无论是“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山间;还是“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的梢头;亦或是“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檐下,都是我对农村,对家乡的真实感受和存留在脑海中的美好回忆。从小跟随爷爷奶奶在乡村中长大的我,见惯了青山绿水,碧空万里,感受了淳朴善良,真...
2015.09.08 09:38:00
-
家的老人,甚至动员外出务工的年轻人回村发展火龙果产业……
遇见你,我成长着。来到村里,我不再向往大城市的车水马龙,开始欣赏“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乡村美景;来到村里,我摘下大学生的光环,挽起袖子,卷起裤脚,做一个自豪的农村孩子;来到村里,我想梦想不用太远,扎...
2016.03.21 15:01:00
-
别忽视语言的美感
“妈妈,‘蓝瘦,香菇’是什么意思啊?”望着女儿清澈的眼睛,我竟然一时语塞。给她讲惯了“落霞与孤鹜齐飞”“枯藤老树昏鸦”,遇到这些新词又该怎么解释呢?
流行语带有时代印记,诸如“工匠精神”“供给侧”等,彰显了国家改革发展历程,让人深切感受到时代...
2016.12.22 10:0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