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就从国家根本大法的意义上,确保了我国人大代表选举的普遍性和代表的广泛性。比如,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包括了统一战线各阶级和各民主党派的代...
2009.06.05 10:25:00
-
国就已经开始酝酿完善人大制度,考虑在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前副主任张春生日前对媒体表示。
1954年,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宪法获得通过。宪法规定,全国人大设常委会、地方各级人大均不设常委会。其实,当时宪法草案交由全民讨论时,就有人提出,地方各级人大也应该...
2009.07.02 11:08:00
-
婚姻法和土地改革法。随着婚姻法的贯彻,我们新的婚姻制度逐步地建立、完整和改善。而土地改革法则建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有了这样一部根本大法,使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为工业化铺平了道路。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比民法通则先颁布了四个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中国人民大学教授...
2009.10.10 11:01:00
-
迫,为此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总体部署。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的党建工程新蓝图,既要充分贯彻十七大精神,又要有所创新。党章是党内根本大法,十七届四中全会重点部署党建工作,理所当然应以党章规定为总的要求。
二、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的重点。十七届四中全会研究部...
2009.10.13 10:03:00
-
治环境,对于三权分立体制的确立与运作至关重要。
树立和维护宪法权威是我国当前法治建设的一项紧迫而重要的任务。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大法和最高权威。我国已经有了一部好的宪法,但是在国家和社会实际生活中,尚未真正树立起宪法权威。小法冲击大法、规章冲击法规、法规冲击法律...
2009.11.10 10:56:00
-
地位,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是中国现代化和民族复兴大业的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我国最高政治原则,必然体现在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和其他法律中。《宪法》“序言”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作出明确的规定和阐述。为了在军事领域体现党的领导,根据宪法精神,1997...
2009.12.10 16:07:00
-
我批评工作具有纪律约束和制度保障。党章是约束和规范全党行为的总章程,必须学习、遵守、贯彻、维护党章,严格按照党章要求办事,用党的根本大法统一全党正确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同时,应该考虑制定制度条例,将批评与自我批评工作制度化、规范化,使其具有科学性、权威性和规范性。...
2010.01.04 14:00:00
-
坚如磐石,牢不可破。
法制意识
建国初期,毛泽东就说:“一个团体要有一个章程,一个国家也有一个章程。宪法就是一个总章程,是根本大法。” 1953年1月13日,中央成立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宪法起草委员会,负责宪法的起草工作。15日,毛泽东给“少奇并中央各同志”写了封信,对...
2010.03.11 15:51:00
-
内,最终向共同富裕的目标前进。否则,两极分化、社会分裂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扭转贫富差距扩大趋势,要放在坚持共和国根本大法的角度下考虑,采取必要的政策措施,保证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为主这“两个为主”的宪法原则的真正落实。
(作者系中国社科院特邀顾...
2010.07.08 10:29:00
-
济制度”、“国家保障国有经济的巩固与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我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大业,应按照《宪法》规定进行。基本经济制度直接体现和决定国家社会性质。维护宪法的尊严,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基...
2010.12.16 10: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