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你们在农村干得好不好,关键不是在我们,而是在你们”。大学生村官身在农村,虽说条件艰苦了一些,但有党中央和政府的关怀,所以我们要正士气,端作风,鼓勇气,以群众为导师,以先锋为榜样,向“堕性”说声再见,向党和人民交一份满意的答卷。
三要敢于向“形式”说不。“村...
2013.07.18 17:37:00
-
:“独能发潜阐幽,诛奸斥佞,巾帼中易有其人耶!每一披读,肃然起敬。”翟沅洙评论她的诗:“无粉黛脂泽之色,有风霜高洁之象,岩岩如对正士端人。”
然而在其《忆母》中:“河广难杭莫我过,未知安否近如何?暗中时滴思亲泪,只恐思儿泪更多。”以及《夫子南归省亲,口占以送...
2015.10.28 09:06:00
-
龢纪念馆馆长王忠良为大家讲述常熟翁氏家族的家风、家教,透过翁氏文献、档案和书法作品等,道出翁氏家族“读书为善”的治家理念、“端人正士”的品格操守和“以史为鉴”的精神坚守。三是依托“阅读节”,海虞镇宣传办与镇妇联联合开展了“我家有个读书娃”亲子阅读大赛、我为阅读...
2016.08.11 13:06:00
-
责任心,多因循旧习而已。尽管读书人“仕而求富贵”,符合古谚所谓“人不衣食,君臣道息”的言说,无可厚非,但作为朝廷命官,就要讲刚正之气。所以,要鼓舞士气、维护世道、保障民生,就要从正士风开始,廉干称职的地方官员应该得到奖荐优擢。
(作者为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
2017.02.13 10:29:00
-
才气;一边体会着翁家“诗书忠厚之泽”传家的家风。正如讲解员所说,推动好家训好家风代代相传,翁氏家族“读书为善”的治家理念、“端人正士”的品格操守和“以史为鉴”的精神坚守是我们每一位现代人当仁不让的责任。
家风无影无形,却潜移默化地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指引着人生...
2017.07.24 14:35:00
-
浩然,是典型的经世之文,在当时即产生了普遍影响,“传播海内,士相与口诵手抄,以为法式”(徐阶《浚谷集序》)。其主旨,徐阶概括为“正士风,定国是,建尊主、庇民之业”(同前),其风格,胡松评为“变跌宕如司马子长”(同前),都一语中的。从地域文化的视角来看,其文章沿...
2018.08.06 15:24:00
-
国家统一的标准公文写作格式,主题突出、观点鲜明、定位准确。最后由评委会现场打分,并作出针对性点评,让大家取长补短、争当写作标兵。
通过组织公文写作竞赛,不断强化运管干部写作水平,使之成为增长才干、锤炼作风、提正士气、打造过硬队伍的一项“练兵”活动。
...
2018.12.17 15:23:00
-
藏书风云,汇聚一种深厚而高远的“藏书精神”。
这里有两副对子历来广受推崇。一是“独鹤窥朝讲,邻鸡听夜琴”,一是“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题写者均为翁同龢。
在清代,常熟人翁同龢是风云人物。他是政治家,是书法家,也是藏书家。在《虹月归来图记》...
2019.11.20 09:18:00
-
藏书风云,汇聚一种深厚而高远的“藏书精神”。
这里有两副对子历来广受推崇。一是“独鹤窥朝讲,邻鸡听夜琴”,一是“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题写者均为翁同龢。
在清代,常熟人翁同龢是风云人物。他是政治家,是书法家,也是藏书家。在《虹月归来图记》...
2019.11.20 09:18:00
-
藏书风云,汇聚一种深厚而高远的“藏书精神”。
这里有两副对子历来广受推崇。一是“独鹤窥朝讲,邻鸡听夜琴”,一是“入我室皆端人正士,升此堂多古画奇书”。题写者均为翁同龢。
在清代,常熟人翁同龢是风云人物。他是政治家,是书法家,也是藏书家。在《虹月归来图记》...
2019.11.20 09: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