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56条,用时0.037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该说得其大体,可以说基本准确。相反,我们现在对儒家的描述则很少从这两个方面去考虑。其实这两方面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方面——国家政权正当性基础在哪,人应该怎样生活的根基又在哪。所以我以为我们今天最好从儒家和启蒙的积极关系入手,去考虑这个问题。从这个角度看,儒家并不是陈旧...
    2009.08.05 16:58:00
  2. 过程的平和性有利于纠纷的友好解决。相对于压力型体制下的公力救济而言,社会调解更能保证当事人的自愿性和主体性。当事人自愿性是调解的正当性基础,当纠纷发生后,是否进行调解、是否继续推进调解程序、是否达成调解协议以及调解协议的具体内容,都由当事人自主选择和决定。而社会调解...
    2014.07.16 08:55:00
  3. 过程的平和性有利于纠纷的友好解决。相对于压力型体制下的公力救济而言,社会调解更能保证当事人的自愿性和主体性。当事人自愿性是调解的正当性基础,当纠纷发生后,是否进行调解、是否继续推进调解程序、是否达成调解协议以及调解协议的具体内容,都由当事人自主选择和决定。而社会调解...
    2014.07.16 09:23:00
  4. 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宪法是体现一国法律精神和价值追求最显著的特征,劳动人民当家作主是我国社会主义宪法的逻辑起点和正当性基础。一方面,我国法律体现劳动人民的集体意志确立国家的政治属性,同时法律的执行活动能保障劳动人民的整体利益;另一方面,我国法律不仅要...
    2014.10.30 11:00:00
  5. 建设才有坚实的保障。   更加注重法治民主性与科学性的内在统一   依法治国,应在民主与科学的原则指引之下全面推进。民主是法治的正当性基础和价值依归,科学是法治的理性内涵与内在要求。民主原则要求法治建设体现民意、顺应民心、以人为本,与社会公众保持密切联系。科学原则要...
    2014.10.31 13:57:00
  6. 的基本途径是确立依宪执政的理念,把执政党的奋斗目标与宪法原则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合宪性基础。   宪法法律的至上权威,以人民利益为正当性基础,以执政党奉行法治为最根本的组织保障。   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依法执政。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2014.11.25 08:52:00
  7. 的基本途径是确立依宪执政的理念,把执政党的奋斗目标与宪法原则结合起来,不断巩固合宪性基础。   宪法法律的至上权威,以人民利益为正当性基础,以执政党奉行法治为最根本的组织保障。   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必须坚持依法执政。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
    2014.11.25 08:52:00
  8. 主性是现代国家的宿命,“国家的生存”并不能成为“违宪”的根据,而恰恰应以宪法的生存为前提,因为在现代语境下,“民主”已成为国家的正当性基础,而只有宪法才能凸显民主的真正意义。   基本权利的体系与功能   有学者探讨了我国宪法劳动权的理论建构,认为宪法劳动权的理论建构...
    2015.01.05 09:02:00
  9. 不即不离为公民表达对政治的立场、态度和思想创造了必要和可能。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性力量乃是一种可能性,既可以是贯彻其意志而不问其正当性基础为何的行为,也可以表现为必问其正当性基础为何的行为。在“不问”与“必问”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别。在具体的社会结构状态下,如若权力集团...
    2015.04.01 07:22:00
  10. 不即不离为公民表达对政治的立场、态度和思想创造了必要和可能。政治权力作为一种支配性力量乃是一种可能性,既可以是贯彻其意志而不问其正当性基础为何的行为,也可以表现为必问其正当性基础为何的行为。在“不问”与“必问”之间存在着本质差别。在具体的社会结构状态下,如若权力集团...
    2015.04.01 16:53:00
1 2 3 4 5 6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