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8条,用时0.03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名著简介 王氏四种,指《广雅疏证》,搜集汉魏以前古训,系统考证、阐述、整理《广雅》一书;《读书杂志》,校勘古籍中的文字,订正讹误,考辨音训异同,阐明古义;《经义述闻》,解释经史典籍中讹字、衍文、脱简、句读,校正文字,阐释经义;《经传释词》,解释经传古籍中...
    2015.05.23 09:47:00
  2.   名著简介 王氏四种,指《广雅疏证》,搜集汉魏以前古训,系统考证、阐述、整理《广雅》一书;《读书杂志》,校勘古籍中的文字,订正讹误,考辨音训异同,阐明古义;《经义述闻》,解释经史典籍中讹字、衍文、脱简、句读,校正文字,阐释经义;《经传释词》,解释经传古籍中...
    2015.05.23 09:47:00
  3. 重斟酌,错误的予以纠正,统一撰写校勘记,涉及增删正乙的重要改动都出校说明;三是订补疏误,后出转精。修订本改正原点校本破读之处,纠正讹脱衍倒。全面检核三家注相关引文,确立引文的精确起讫和来源。充分利用清代至今前贤时彦及日本、海外学者的校勘、研究成果,适度参考出土...
    2015.09.10 10:16:00
  4. 的烽燧。又如王维《凉州赛神》诗:“凉州城外少行人,百尺峰头望虏尘。”凉州即武威郡,诗中“百尺峰”明显是“百尺烽”之讹。这是一个校正讹误的例子,涉及古文献学版本、校勘和内容考实(如烽燧考实)等方面。如果不是先去解决此类复杂问题,而是费力详考“百丈峰”在何处,非但...
    2017.05.22 09:40:00
  5. 书谱》云:“旁通二篆,頫贯八分。”近人每有不明篆而妄意作隶者,则下笔便生舛误,流于俗格。学习篆书要研究中国文字学,对文字之由来、正讹及字义都有所领会,这叫“识字功夫”。识字不仅是能正确读出字音,还要能解得该字的组成方法,即“六书”之由来,如:王与玉、示与衣,以...
    2020.01.14 16:36:00
  6. 是仪观温雅,“粹然如玉”,虽遭时艰,但善于自保,其文章与书法艺术在当时都很出名,书法上尤以篆、隶、真、草擅名当时。他曾著有《六书正讹》《说文字原》二书;其摹写王羲之所书《兰亭序》、智永所书《千字文》均被刻石阁中;他所临摹的石鼓文册,现藏故宫博物院。 由周伯琦可知...
    2020.07.27 11:12:00
  7. 均据后来的版本进行对校而予以更正;因为避讳造成的改字,也一一回改并作出标记。在具体的数据和名称方面,还参校相关府州县志,予以更正讹夺、缺失,使得整部方志在初刻本上的错误都得到纠正。有些错误,在一般的古籍整理中本可一仍其旧,而整理者却从典籍中比勘校正,免除了以...
    2020.08.30 19:22:00
  8. 文献价值、学术价值。尤其在中国古代,书籍经过多次传写或刻印,存在讹误、改篡、增补等现象。了解不同版本的源流、关系,比较不同文本的正讹、优劣,是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基础,也是呈现知识原貌、保护文化成果的题中应有之义。 版本馆中的“版本”二字,内涵极为丰富。从古籍、...
    2022.08.12 09:07:00

相关搜索 就是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