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一位日本普通士兵的精神挣扎为主线,提供出一个与以往的历史叙述完全不同的南京。一个甚至有着希望的火种的南京。因为在这座城中,在这死生之地,即使面对绝境,即使面对战争机器的无情碾压,仍然会有中国人性的地火在暗暗燃烧,仍然会有人以他们的生命、鲜血和意志为薪,维持着这地...
2012.11.03 11:12:00
-
为学有所得、学有所长、学有创新,能胜任未来国家建设急需的人才,已经成为迫切的呼唤。学理大道,古今一然。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学习对于中学生而言也正是“人生大事也”。从孙子及《孙子兵法》的学习与运用中,我们认为:运用孙子思想关照...
2013.02.08 12:03:00
-
孙子重战、慎战的战争观《孙子兵法》以《计篇》为首,开宗明义地指出:“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讲明战争是国家的大事,它关系到人民的生死和国家的存亡,不可不认真考察研究,不可不慎重加以考虑。在今天看来,防止战乱,确保国家安全稳定仍然具有极...
2014.01.02 15:14:00
-
道”是春秋时期的一个“关键词”。《老子》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纲领。《孙子》开宗明义就强调“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因而提出“经之以五事”的“道、天、地、将、法”作为全书的经纬,把“道”放在五事之首,形成整部兵法的“全...
2014.02.24 08:48:00
-
上是“全胜”。
四是“忌轻发”。中国传统战略智慧对待军事和战争问题,一贯秉持理智、冷静、慎重的态度。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兵法计篇》)又说:“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
2014.04.21 08:54:00
-
兵圣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作为战争指导的军事理论,是关系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学问,是具有严谨、系统、科学、实用、对抗性的知识体系。20世纪后半叶以来,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电脑、互联网广泛应用,战争进入信息化时代。军事学者理论研究...
2014.08.15 08:48:00
-
是人道精神、民本思想和道德追求。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孙子是极其慎重的,是主张不战或慎战的。如《孙子兵法》中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的最高理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极力主张军事权力和政治权力要掌握...
2015.09.02 08:47:00
-
是人道精神、民本思想和道德追求。在对待战争的态度上,孙子是极其慎重的,是主张不战或慎战的。如《孙子兵法》中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孙子的最高理想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孙子极力主张军事权力和政治权力要掌握...
2015.09.02 08:47:00
-
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宣布,中国将裁军30万。
《孙子兵法》开宗明义,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人民的子弟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实履行保卫祖国安全和人民和平生活的神圣职责,忠实执行维护...
2015.09.09 16:30:00
-
赞 画/张文发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军队强大是否,事关国家兴衰。1900年,八国联军的铁蹄肆意践踏,我们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1937年,日本侵略南京,30多万手无寸铁的同胞被屠杀。“八一”建军节,回眸历史,凝重中不忘耻辱,前行中不忘初心。实现民族伟...
2016.08.01 15:2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