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政府与媒体的关系,在根本利益上是一致的。舆论监督实质上是正面宣传的一个特殊组成部分。正确的舆论监督与正面宣传所产生的效果实际上是殊途同归的。而且,如果题材、时机、背景、分寸把握得当,舆论监督的效果要远远大于正面宣传产生的效果。正面宣传为主并不排斥批评报道,舆论监督...
2009.03.09 16:05:00
-
拖到退休之后,这给政府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从英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医疗体制实践来看,无论是更多地靠政府,还是更多地靠市场,最后殊途同归,都导致了同样的两个问题:一是老百姓不满意,责难政府,二是政府为沉重的财政负担发愁,财政难以为继。如何既让老百姓满意,同时又能让...
2009.05.04 11:12:00
-
4.单一公有制没有出路
不搞私有化,是不是就意味着要回到过去那种单一公有制上去呢?历史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走向另一个极端,只会殊途同归地葬送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
历史经验表明,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搞单一公有制是不成功的。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
2009.06.10 16:08:00
-
论”等几种观点,作者深入分析了第三代领导集体的执政理念及其价值取向。针对海外科学发展观研究中提出的“混合论”、“中国威胁论”、“殊途同归论”等挑战性观点,作者深入分析了科学发展观的思想来源,价值取向和理论创新。作者在分析诸多尖锐问题的基础上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
2009.08.24 14:30:00
-
弱的法律目的交给软法之治,让软法在公域之治中发挥着硬法所不能、又为法治化所不可缺的独特规制功能。硬法之治与软法之治据此相辅相成、殊途同归,形成法治合力,共同实现法治目标。
更关键的是,我们坚持一种软硬并举的混合治理立场,将软法之治当作与硬法之治并列(而非从属...
2009.11.16 14:34:00
-
学术文化”而相应出现“国故”、“国粹”、“国渣”等等褒贬不一的词汇。对“国学”一词的质疑或拥护,显示了学者的知识立场与学术态度,殊途同归的是,关心国学、讨论国学、参与国学,形成“一国学术之兴亡即国力之盛衰”的集体思维,甚至认为“国可亡而学不可亡”。宋儒“为往圣继绝...
2009.11.17 10:22:00
-
双退休在家,儿女都已成家立业,不用他再多牵挂,老伴信基督,喜欢做善事,而他自己则不同,虽然也喜欢帮助别人,却是党的教育使然。这对殊途同归的老夫妇在小区里乐于助人是出了名的:谁家有病缺钱了,他们总要送上三五百元救救急;哪里发生灾害了,他们也去捐个千儿八百的表表心意。...
2010.04.03 10:19:00
-
同,更有条件实现在人民群众中的广泛普及。它们在应对环境污染和不良生活方式对健康构成的威胁方面,与西方国家的环保主义和体育运动具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
然而,养生保健文化虽然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但由于我们一直没有对其进行系统的挖掘、整理和教育普及,致使这一领域...
2010.06.22 15:34:00
-
广州必定可以成为一个“教育强市”、“教育大市”。而这,正是当地政府政绩的体现,虽然没有组织集体舞弊的地区那么赤裸,但目标上却是殊途同归。在高考升学率成为衡量地方政绩的背景环境下,拨款培优算是一种比较巧妙而文明的方式。但无论如何,这都是以损害教育公平为前提,而教育...
2010.06.30 08:42:00
-
化来考察作为“阶级差异”的表征体系的“文化”,要么可以通过作为“阶级差异”的表征体系的“文化”来探究集体生活方式和价值体系,二者殊途同归。
英语世界的文化史,出现这种汇合论,不是偶然的。文化这个概念本与德国近代思想关系更紧密,英语世界近代思想中相对更独到的观念是...
2010.07.02 14: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