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15条,用时0.023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总氰化物超过相关排放标准3倍以上。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单位为公司生产需要,违反国家规定,未经许可,未经安全条件审查,非法储存毒害性物质氰化钠、氰化锌并用于生产,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构成非法储存危险物质罪;被告单位未经审批,非法从事拉链电镀加工,并私设暗管排放有毒...
    2015.12.25 08:48:00
  2. 的高度危险。温某主观上对持续发生的危害结果持放任态度,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故意,其行为的危险性、破坏性已与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物质等行为相当,远大于一般的醉驾行为,应以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不构成危险驾驶罪。遂于近日作出二审裁定,驳回温某上诉,维持原...
    2017.06.01 16:41:00
  3. 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有关规定,为牟取利益,注册成立仅有技术咨询性质的疏洁公司,收集工业污泥,未经依法审批跨省运输转移手续,将含有毒害性物质的固体废弃物以低价交给不具备处置能力且未正常生产的砖瓦厂、擅自将含有毒害性物质的工业污泥倾卸在厂区及其周边土地,导致环境环境后果...
    2017.07.18 10:08:00
  4. 毒致失血性贫血,造成轻伤二级;方某妻子构成轻微伤,其他5位家庭成员也有不同程度的中毒。   济阳县检察院认为,被告人刘玉兰故意投放毒害性物质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应当以投放危险物质罪追究其刑事责任。法院采纳检察机关的意见,作出上述判决。   承办该案的检察官刘...
    2018.01.10 10:34:00
  5. 民币286万余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姚某某等人违反法律规定,为牟取非法利益,未经依法办理跨省运输转移审批手续,将收集的含有毒害性物质的工业固体废物,以低价交给不具备处置能力且未正常生产的砖瓦厂等企业,擅自倾卸、丢弃在厂区及其周边土地,导致污染环境后果的发生。姚...
    2018.02.02 08:58:00
  6. 公司支付赔偿计人民币34.5万元。   法院经审理认为,被告人陶某、李某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等相关规定,倾倒毒害性物质,严重污染环境,其行为已构成污染环境罪。二被告人共同故意实施犯罪,系共同犯罪,且在共同犯罪中均起主要作用,均系主犯。二被告人虽不具...
    2018.09.13 16:23:00
  7. 施所产生的经济费用,被害人及全村村民60余人出具了谅解书,请求对席某红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席某红故意投放毒害性物质,危害公共安全,其行为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被告人席某红自愿认罪认罚,可从轻处罚;被告人席某红的家属为受害人打了新井,取得了受害人...
    2020.06.30 09:53:00
  8. 储存危险物质罪论处。 犯罪嫌疑人汪某A构成非法买卖、储存危险物质罪 首先,本案中涉及的氰化物属于刑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二款规定的毒害性物质。二是无论是从文义解释角度还是从体系解释角度分析,氰化钠都应当认定为毒害性物质。从文义角度解释,毒害性物质是指有严重毒害的物质。从...
    2020.09.17 09:27:00
  9. 之后毒死了大量的“国家三有”保护野生鸟类和家养鸭子。案发后,公安机关将谭某抓获归案。 法院经审理后认定,被告人谭某在农田里投放毒害性物质,危害公共安全,但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其行为已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谭某的犯罪行为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起诉人提起的公益...
    2020.10.20 16:02:00
  10. 归纳。以“某毒素B”为例,目前只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这一规章上确定了其在食品安全制作方面的限量; 无法律法规对该类毒害性物质在生产制造、运输流通、销售购买等环节予以具体规定。由于法律并未明确禁止,因此“某毒素B”的生产商或是销售商均能顺利获得营业执照; ...
    2021.03.16 10: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