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赋予了文化的内涵。
砚身右侧刻有“毛氏汲古阁藏”六字,苏博的古文献专家李军告诉记者,这表明它曾是明代苏州虞山(今常熟)藏书家毛晋的案头清玩。毛晋藏书8.4万册,曾贴出告示,以每页200钱的价格求购宋版书。他还是历代贡献最大的私人刻书家,一生校刻《十三经》、《十七史...
2013.02.22 09:46:00
-
响深远。据《四库全书总目》卷187载:"此本明季出自屠用明家,寒山赵灵均(1591-1640,名均,赵宦光之子,金石学家)以授常熟冯班,班寄毛晋刊之,始传于世。其书晚出,故谈艺家罕论及之。"
万历中叶,李日华辞官归家奉养父母,里居嘉兴城东郊外一处叫甪里的地方达20余年。...
2014.06.23 09:08:00
-
常熟沙家浜风景区都会迎来大批游客,通过“红色旅游”接受爱国主义教育。
沙家浜人文资源丰厚,近代以来,不仅诞生了出版家、藏书家毛晋,还涌现出复社先驱杨彝、思想家顾炎武,更有何香凝、张治中、谭震林、叶飞、李强等近百位名流贤士在此留下足迹,积淀了深厚的文化遗产。而...
2015.07.02 14:23:00
-
创“唐市学派”。昆山顾炎武,奉母避兵乱于唐市数十年,创办亭林书院,招收学生讲授经史,一时文风大盛。明清时期,中国著名藏书、刻书家毛晋于七星桥构筑汲古阁,以收藏和篆刻书籍为业,藏书八万四千余册,为中国历代私家刻书之最,有“毛氏之书走天下”之美誉……
只要枚举几...
2015.08.26 12:45:00
-
民国风格的门楼、院内的400多年的石马、石羊、临水曲廊、半亭、百年黄杨、丹桂向大家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沙家浜历史文化纪念馆,杨彝、毛晋、严纳、顾炎武等一个个沙家浜历史人物通过沈老师的介绍,人物立即鲜亮生动起来。走在石板街,看着沿街老式剃头桌椅,老艺人手工制作木桶,...
2016.01.12 10:42:00
-
都在国内藏书界占有重要地位,曾收藏有大量珍本、善本、海内孤本。被誉为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的铁琴铜剑楼、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私人刻书家毛晋、中国第一部藏书理论著作《藏书纪要》,都诞生于常熟。
典籍是文化传承的最主要渠道和表现形式,典籍的收藏是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也...
2016.07.18 09:50:00
-
对“虞山藏书派”就是一名词概念,这两天看了《书房里的中国》才知道被誉为晚清四大藏书楼之一的铁琴铜剑楼、中国历史上最大的私人刻书家毛晋、中国第一部藏书理论著作《藏书纪要》都诞生于常熟。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小刘坦言自从上了大学之后,就鲜有时间再拿起纸质书本来阅读了...
2016.07.25 10:29:00
-
核心价值观,是值得深入思考研究的问题。
一、沙家浜红色文化发展现状
沙家浜人文资源丰厚,近代以来,不仅诞生了出版家、藏书家毛晋,还涌现出复社先驱杨彝,思想家顾炎武曾在唐市定居十年,创办“亭林书院”;何香凝、张治中、谭震林、叶飞、李强等近百名在军事、政治、...
2016.07.29 10:19:00
-
子,虞城书香久远,早已形成虞山文化流派,研究发掘吴文化就要我们团队梳理史料,考察现场拾遗补缺。研究会秘书长巫放写出了“耕读传家与毛晋成长”,研究会陶桂生理事写出了“毛晋的多彩人生”,从不同角度介绍这位杰出藏书家、出版家、又是位著作家。身自学成材的精道各门知识的...
2016.11.01 09:41:00
-
经的文章,大多偏重于鉴赏品藻,而少有版本、纸张等方面的论述,《〈雷峰塔经〉若干问题刍议》可谓嘉惠学林与藏界,功莫大焉。
明代毛晋汲古阁刻南宋吴文英《梦窗词》四卷、补遗一卷,版本系统并非十分复杂,国内公私收藏也有30余本。但清代黄丕烈旧藏残本,却是其中较为特殊的...
2017.09.14 10:4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