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262条,用时0.03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大同世界。又言必称尧舜,就是因为尧舜不是家天下,尧舜的统治,名义上虽然是用君权,实际上是行民权。所以孔子总是宗仰他们。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又说‘天视自我民视,天听自我民听’,‘闻诛一夫纣也,未闻弑君也’……由此可见中国人对于民权的见解,二千年以...
    2009.03.09 15:13:00
  2. 耀着平等精神的政治思想传统,产生于封建皇权时代,既显难能可贵,又是我们强化宗旨意识的宝贵财富。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不善于继承和发扬民为贵、民为上的政治思想传统,不深刻领会以人为本的深厚文化底蕴,只图虚名,脱离实际,劳民伤财,违背了科学发展要求。   无论职位高低,领...
    2009.05.21 13:52:00
  3. 制群众意见,打击正当批评,弄得百姓怨声载道,官民之间很不协调。这种现象不彻底消除,科学发展就只能是空谈。我们的“官员”必须树立“民为贵”、“人为贵、我为轻”的理念,从而视人民为父母,自觉以民为重,以民为尊。   人我孰能?   人能于我。任何个人,其认识世界、改造...
    2009.06.10 15:52:00
  4. ”主张——《礼记·礼运》描绘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是谓大同”、范仲淹抒发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孟子宣示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孟子·尽心下》)等,史上新兴阶级在为推翻旧政权建立新制度而发起的革命斗争(战争)中形成的“英雄诗篇”——...
    2009.07.27 11:10:00
  5. 盖了诚信、仁义等一切美好品行的道德范畴。“德”的价值原则,被孔子发展为“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王道原则;被孟子发展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原则;被《礼记·大学》发展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的道德纲领。“德”成为中国伦理的核...
    2010.01.14 14:25:00
  6. 无恻隐之心非人也。”这是道德的基础;三是和,“和为贵”、“和而不同”。四是刚健自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五是民本思想,“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他扳着指头缓缓地说,话语里浸透着对中华文化的深厚感情和深刻理解。温家宝尤其强调了道德问题。他说,国际金...
    2010.02.02 08:54:00
  7. 主张施仁政,以德治国。他们从“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信念出发,强调“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为贵,君为轻”,“敬德保民”,“得民心者得天下,失民心者失天下”。在经济领域,他们主张“民有恒产”,“使民以时”,“顺民之欲,富民而...
    2010.03.15 10:57:00
  8. 来的清明上河图,到石桥、斗拱、园林等诗情画意的中华建筑精华;从世博舞台上同场切磋的少林、武当功夫,到从山野中走来的民族歌舞;从“民为贵、和为贵”的先贤遗响,到“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东方智慧——古老华夏的和谐文化,直接而又生动地展现在世界眼前。   走进世博园,你...
    2010.04.02 14:54:00
  9. 面对社会不公,看到太多个体权利与尊严遭遇损害,我觉得,孤立地诉求个体幸福的行为,真的很有些无聊与无趣。   春秋时孟子就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然而,几千年的历史烟云,仍然驱散不尽传统的“大国小民”思想。但是,现在到了春节,我又觉得更应强调个体幸福的...
    2011.02.01 08:34:00
  10. 民为贵 政通人和
    2012.12.21 15:3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