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了民法对民事主体参与民法关系的独立人格的确认,在民事主体制度中规定民事权利能力、民事行为能力、民事责任能力等,都是民法赋予人平等的民事主体资格,赋予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平等享有权利和承担责任的资格的表现。只有在涉及公共利益与社会秩序的问题上,才能使用强行性规范,在其他问题上设置...
2010.03.15 10:57:00
-
资金、设备、材料、试验条件,进行组织管理,协助绘制图纸、整理资料、翻译文献等人员,不属于完成技术成果的个人。
第七条 不具有民事主体资格的科研组织订立的技术合同,经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授权或者认可的,视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订立的合同,由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承担责任;未经法人或...
2013.11.14 09:51:00
-
体工商户,也不具备法人成立条件,因此,法院既不能认定此网店为享有民事权利的自然人,也无法认定为享有民事权利的法人,故此网店不具备民事主体资格,亦不享有名誉权。
第二,许某可否以自己的名义替代主张“小星星”网店的名誉权。所谓名誉,从字义上解释,是指公民、法人的名望声誉...
2015.05.14 13:31:00
-
业人员,并以自己的名义对外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故个人独资企业具有相对独立的民事主体地位。
2.个人独资企业变更投资人不影响企业的民事主体资格
个人独资企业法规定的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情形包括:(一)投资人决定解散;(二)投资人死亡或者被宣告死亡,无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决定...
2015.11.27 13:58:00
-
了现代民事主体制度的发展方向。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不具有法人资格却直接以自己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的组织。法律明确规定非法人组织的民事主体资格,有利于非法人组织的规范发展及相关纠纷的解决,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记者:民法总则对个人信息的保护与以往法律规定有...
2017.04.17 10:32:00
-
规律进行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经济运行等活动,提供了基础性法律规范的支持。
其次,“特别法人”的民事主体行为得到清晰界定。在民事主体资格方面,民法总则适应市场经济的现实,于民事主体部分在自然人、法人两大类主体之外,增加了非法人组织这类民事主体,在法人主体内增加“特别...
2017.04.18 09:24:00
-
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平等原则意味着在民事活动中,一切当事人的法律地位平等,任何一方都不得把自己的意志强加给对方。具体表现为:一是民事主体资格一律平等。自然人自出生开始直至死亡都享有民事主体资格,并且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二是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民事主体法律地位平等...
2017.05.02 08:51:00
-
己要做什么,自己适不适合做,要在什么地方做”,求医前要多看、多问、多做功课,不可贪便宜;选择国外整形技术时,应选在我国境内有相应民事主体资格的国外整形医院分支机构、有信用等级的医疗机构,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对于整形机构良莠不齐、黑中介乱象等问题,国家相关主管行政...
2017.05.11 14:54:00
-
主委员会与B物业公司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是否有效?
第一种意见认为,业主委员会的备案被撤销,意味着业主委员会主体不适格,并不享有民事主体资格,与B物业公司签订的物业服务合同当然无效。
第二种意见认为,业主委员会的备案系告知性的,备案与否、备案撤销与否,均不影响其在业...
2018.11.09 15:41:00
-
的过程表现为原投资人的退出和新投资人的加入。相对于个人独资企业来说,企业经营权从原投资人手中转移到新投资人手中,并不影响该企业的民事主体资格。故个人独资企业依法转让后,该个人独资企业的民事主体资格依旧延续。虽然投资人进行了变更且约定变更前的债务由陈某承担,但该约定不能...
2019.08.08 10: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