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制
现阶段,我国在群体性事件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涉及宪法、刑法、集会游行示威法及其实施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信访条例》等,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也从发生学的角度,对群体性事件的法律途径解决进行了规定。此外,还有公安部制定的《公安机关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
2009.05.07 14:06:00
-
五十八条的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刑事判决、裁定和调解书中涉及财产内容需要执行的,由原审人民法院执行。附带民事判决中财产的执行,依照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的有关规定办理。由此可见,单纯的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刑执行应该由审理该案的法院的刑事审判庭负责执行。因此,将没收...
2009.05.18 10:23:00
-
另一种形式的支持。
二、我国法院对仲裁的干预及存在的问题
为确保仲裁的顺利进行,实现对仲裁的监督与支持,我国《仲裁法》及《民事诉讼法》规定了一系列程序和制度。根据《仲裁法》及《民事诉讼法》的规定,人民法院对国内仲裁的监督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对仲裁协议的...
2009.08.21 09:25:00
-
完整和改善。而土地改革法则建立了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有了这样一部根本大法,使农村生产力大大解放,为工业化铺平了道路。
我国的民事诉讼法比民法通则先颁布了四个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江伟道出了个中原委,“1979年9月同时成立了民法起草小组和民事诉讼法...
2009.10.10 11:01:00
-
夫妻约定财产制改变法定财产制,与第三人进行交易时,夫或妻有告知第三人其夫妻财产状况的义务。夫妻一方主张第三人知道此约定的,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谁主张谁举证”的基本原则,应该有夫妻一方举证已经履行了告知义务。即夫妻以财产是约定制对抗第三人的,必须有证据证明第三人知...
2010.03.17 11:10:00
-
件,程序多,周期长,效率低,当事人权益难保障的问题,早在制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时就为业内人士和社会各界强烈呼吁解决,但该法和民事诉讼法修订时均未涉及。劳动争议案件区别于普通民事争议案件,现行民事诉讼制度越来越不适应劳动争议案件审理需要,亟待加以改变。
思考三:...
2010.03.22 13:18:00
-
机制,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构建和谐司法的必然要求,也是对法院工作提出的新的更高的要求。
指导人民调解是人民法院的法定职责,我国《民事诉讼法》第16条对此作了相应规定。可实践中,基层法院指导人民调解工作因在工作机制等方面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出现了一些弱化的趋势,制约了...
2010.11.04 09:42:00
-
返还保证金25000元。双方均未上诉。
(作者单位:如皋市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理解与适用》,沈咏德 奚晓明主编,人民法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169页。
[2]《民事诉讼法学》江伟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26页。...
2010.12.01 14:36:00
-
长期以来,群众对民事行政检察工作缺乏了解,民事诉讼法修改后,法院的“宽进”更使得民事行政检察案源大幅减少。近年来,盐城市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注重探索案源挖掘机制,积极建立案源保障网络,民事行政检察案源得到有力拓展。
强化职能宣传,扩大民事行政检察知名...
2010.12.07 16:08:00
-
背后有政府撑腰的国有企业。如此自相矛盾的政府行为,何以提高政府诚信,树立司法权威?而另一方面,面对强大的政府,法院也不敢轻易动用民事诉讼法明确授予的强制执行权,还要仰仗政府的自我曝光,可见当今法院的尴尬地位。
诚信政府应当成为整个社会诚信的示范者,法治是政府诚信...
2010.12.08 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