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66条,用时0.021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丧权辱国的行径加剧了边疆危机,促使孙中山立志革命,以救中国。此后孙中山长期流亡海内外,致力于反清斗争,无暇详细筹划边疆问题,直至民国成立以后,孙中山才又详细地设计了在西藏修筑铁路、发展经济的规划。   近代以来,西藏面临的首要问题是英国等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所以,孙...
    2009.05.15 10:06:00
  2. 初,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先生,发动和领导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性质的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中华民国成立后,仿效西方国家实行议会政治和多党制。相对于封建专制统治,这是一个历史进步。但由于旧中国的社会性质未得到根本改变,各政党脱离人民...
    2009.11.02 11:13:00
  3. "建国成仁"囚字。碑后是高2 米多、直径约5米的圆形墓冢,后有弧形墓墙围护。碑文上述:1912年元月.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袁世凯指挥张勋举兵南犯,企图复辟。孙中山命令粤军挥戈北伐,结果三战三捷。这次战役对迫使清宣统帝退位起到关键作用。这里所葬就是在这次...
    2012.08.27 16:02:00
  4. 坡上林木掩映中的墓前。岭南画派三杰之一的高奇峰,早年与其胞兄高剑父在日本一起参加同盟会,是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为数不多之中坚志士。民国成立后,孙中山委他以重任,而他志在画学,坚辞高官,归隐民间设馆授徒,被时人誉为“画圣”。后被国民政府公派赴德国专使中国美术展览,途中...
    2013.02.20 14:53:00
  5. 来文化步入近现代的时空,再次使南京演奏着一曲慷慨激昂又无可奈何的兴亡旋律。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成立,结束了长达数千年的封建帝制。但是,民国的历史一直演绎着内忧外患。这段沉重的历史足以使那个时期的诗人感同身受,少不了抚今追昔,油...
    2013.02.28 10:33:00
  6. 汉口到京城的芦汉铁路,大家不再争执。最终因为运河导致这条铁路流产。   孙中山提出修建海汉铁路穿宿迁    1912年清政府灭亡,中华民国成立。铁路的重要性日渐凸显,全国兴起兴建铁路的热潮。民国大总统孙中山曾规划过一条要经过宿迁的重要铁路。1922年上海民智书局出版的《实业...
    2014.01.03 09:31:00
  7. 文明?   ⒈与生俱来的使命   中国现代考古学自1921年诞生之日起便开始了对上述问题的探索,这与当时的时代背景密不可分。1911年中华民国成立后,黄帝是中华民族共祖的观念得到广泛认同。依据古史记载推算,黄帝时代距今约5000年,因此出现了“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提法,并成为民国...
    2014.02.19 08:48:00
  8. 德是什么都不知道,怎么叫他们承接?新加坡尚且在中学里开设“儒家伦理”课程,而我们中国无论是中学还是大学都几乎没有这样的课程。中华民国成立之初,蔡元培主政教育部时,规定在所有中等学校以上的学校里,均要开设《经学大意》、《人伦道德》两门课,而在我们的课程体系里,至今还...
    2014.03.10 14:04:00
  9.   杨瑞在《蔡元培与北京大学法科存废之争》(刊于《近代史研究》2014年第1期)一文中指出,民国成立之初,在政治制度急速调整之下,大学学制亦变动不居,反映了国人再造大学迫切而游移不定的心态。1917年,主持北京大学的蔡元培决定停办法科,只保留文、理两科。此举招致各方强烈反对...
    2014.03.26 08:47:00
  10. 为了事业的成功,就算牺牲也在所不惜,这便是忠。我看孙中山就是把孔孟之道的“忠”做了现代的传承转化。他认为古时候讲的忠是忠于皇帝,民国成立以后,没有皇帝,但还是要忠,要忠于国、忠于民,要为四万万人效忠。这就是孙中山对传统道德观念的转化。后来孙中山也提出八德,就是忠孝...
    2014.08.11 08:39:00
1 2 3 4 5 6 7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搜索 建国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