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的目标。左小蕾认为,13亿人口是中国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和地区不同的特色。综合国力可能做很多事情,分散以后,就微不足道。在经济低迷、民间投资明显下降、经济增长缺乏持续动力的情况下,在有13亿人口的中国,以刺激消费增长为目的、人人有份的消费券,可能成为竭泽而渔的一次性短期经...
2009.02.17 15:06:00
-
国经济以前过度依赖外需,现在正是从外需转向内需的好时机,我们已经具备了这样的条件。首先,投资需求将有所上升,4万亿投资一定会带动民间投资。更为重要的是扩大消费需求,现在关键是要解决居民消费的后顾之忧。报告提出将加大社保、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改革力度和投资力度,这将提升...
2009.03.09 13:34:00
-
动密集型的产业,而且,振兴规划不可能直接关注或者投向中小企业,而后者正是吸纳就业的主力军。但作为中央投资的延伸,地方的配套投资和民间投资,应该而且完全可能明确地考虑扩大就业的迫切需要,向劳动密集型的产业或企业延伸。
拉动内需的政策如果忽视就业增长,就容易造成所...
2009.03.10 14:54:00
-
大就业不是非此即彼的选择,中国的产业升级不能停止。目前,我们用投资来拉动经济要避免一个误区:在原有基础上的振兴。经济学家熊彼特认为,经济危机的正面效果是创造性毁灭。振兴不是让旧的不死,中央的投资以及地方配套、民间投资,都应该围绕东中西部的升级、转移、承接来做文章。...
2009.03.17 15:13:00
-
的心态面对。
首先,创业板为数量众多的自主创新和成长型创业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一方面,通过资本市场的示范效应,发挥拉动民间投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以创业促就业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企业通过创业板公开发行股票,获得了企业经营发展的资金,满足了企业生存、发展的...
2009.04.02 13:02:00
-
长,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大约需要45万亿元,目前政府4万亿元投资仅占其中8.9%。也就是说,如果单靠政府投资,不通过市场化改革启动社会和民间投资,达不到保增长的目标。因此,在应对危机中,要有效地保增长,需要推进相关的改革:一是加快垄断行业改革,以扩大社会和民间投资。二是财政...
2009.04.14 10:21:00
-
新刺激方案在着力点和方式上与已经出台的一揽子计划可能有所不同。
首轮经济刺激措施侧重于加大政府投资,新刺激措施则可能重在激活民间投资和促进消费增长;首轮刺激措施偏重于钢铁、汽车、纺织等传统产业,新刺激措施可能惠及新能源、生物制药、信息通讯以及现代服务业等新兴产业...
2009.04.22 13:43:00
-
政管理机关申请办理登记手续。
(三)扶持中小商贸企业,优化发展环境。简化程序、放宽准入,大力扶持和促进中小商贸企业发展,鼓励民间投资兴办企业。充分发挥股权出质登记在解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上的积极作用,积极办理股权出质登记,认真做好动产抵押登记工作,为企...
2009.04.22 14:41:00
-
不在外需而在内需。从战略上调整扩大内需的经济政策,及时有效地改变经济增长的依赖路径,在增加政府投资的同时,采用“三点法”来拉动民间投资与消费,已是迫不得已的必然选择。
那么,何为“三点法”?所谓“三点法”,是指综合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股力量,来增加就业、刺激...
2009.05.08 16:44:00
-
增长,但是,在没有乐观的收入增长预期前提下,耐用消费品销售能否持续增长值得怀疑。投资的增长主要表现在财政项目上,但是财政项目带动民间投资的效果和乘数效应目前看来不容乐观,在市场前景没有改观的条件下,政府投资和民间投资或呈现此消彼长的态势。由于我国的制造业产能严重过...
2009.05.11 10:1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