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温暖;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感动;多一份理解,就多一份美好。其实,学会理解,最终就是善待自己。
学会包容。“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万物都有其不足的一面,我们为何不以一颗火热的包容之心,来体察它的另一面呢?包容是人生的财富。人生短暂、生命无常,...
2013.08.14 18:36:00
-
拦着,过去当官太容易娇惯了很多人,现在到了不刮骨不足以疗毒之时。
还有其他各种杂音,比如要适度容忍部分腐败,中国是人情社会,水至清则无鱼等等。这些杂音有的颇有迷惑性和欺骗性,对这些干扰,改革者需要有坚持的韧性和抗干扰的勇气。赢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没什么比这个更重要...
2014.01.23 10:22:00
-
的要求。宽容使人清醒,使人明智,使人坦然,宽容可以使人明辨是非,但不计个人得失,可以让人着眼于一生一世,而不是一时一事。常言有“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友”,世间并无绝对的真理,而且正邪善恶交错,所以我们立身处世的基本态度,必须有清浊并容的雅量。俗话说:宰相肚里能撑船...
2014.03.04 14:14:00
-
十年间的交往,思考“读书报”成功的秘诀,或许不外以下四点。
第一,有立场,但不太僵硬。过于坚定的政治或学术立场,很容易导致“水至清则无鱼”。做人可以有洁癖,办报则不行。你说某报水平不均匀,或前后有矛盾,这都问题不太。因为,不存在将这么一大叠报纸从头读到尾的“理想读者...
2014.04.11 08:42:00
-
钱的要求不多,还是很喜欢我的本职工作的。我很高兴遇见一些好的领导,即使他们有缺点,但仍然有他们的过人之处。我觉得有句话特别好,“水至清则无鱼”。
我觉得焦裕禄、孔繁森很伟大,但我现在只能做力所能及的事。我只是一个很普通的有七情六欲的80后青年吧。实习生 郭美宏 记者 庄...
2014.06.25 08:04:00
-
现在,有的干部对党内的一些规矩、纪律颇感不适应,认为搞“铁八条”、反“四风”太严了,没必要这样对干部束手束脚;有的则信奉“水至清则无鱼”,认为应当给干部一定的“自由度”。然而,扪心自问,现在的规矩,更多的是底线和红线,不但没有束缚住干部干事的手和脚,反而更有利于干...
2014.07.28 08:55:00
-
常打打政策规定的“擦边球”。而所谓“宽松”就是不能管得太严,吃吃喝喝甚至礼尚往来、奖励刺激,都是营造这种“宽松”所必须的附带。“水至清则无鱼”,是他们的逻辑。
实际上,正是在这种逻辑之下,我们的党风政风受到侵蚀腐化,不少党员干部在河边不仅湿了鞋,而且忘了落水的危险,...
2014.10.22 10:22:00
-
常打打政策规定的“擦边球”。而所谓“宽松”就是不能管得太严,吃吃喝喝甚至礼尚往来、奖励刺激,都是营造这种“宽松”所必须的附带。“水至清则无鱼”,是他们的逻辑。
实际上,正是在这种逻辑之下,我们的党风政风受到侵蚀腐化,不少党员干部在河边不仅湿了鞋,而且忘了落水的危险,...
2014.10.22 10:22:00
-
它既包含有许多优秀成分,也不可避免地混杂着某些糟粕成分。作为学校,必须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内涵,引领学生客观认识传统文化。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查则无徒”,千百年来这个理念成为国人为人处事的准则。凡事不讲原则,人人都做“烂好人”,显然与我们所倡导的是背道而驰的。所谓小...
2015.03.26 14:13:00
-
子打死”的做法,实则是一种懒政思维,既漠视了底层社会的现实生存,也忽视了市民生活的真实需求,完全背离了创建的初衷。
常言说:水至清则无鱼。这话放在“创文”上来理解,就是说创建并非面上的整齐划一,而完全不顾及现实民生的多元化需求。现代城市的文明进步,其要义恰恰是身处这...
2015.05.26 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