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相关结果约708条,用时0.059秒
所有结果
标题
正文
 
时间不限
1天内
1周内
1个月内
 
按相关度排序
按时间排序
  1. 证明,《老子》一书只能是孔子向之问礼的老子所撰,其成书时代在春秋晚期③。   (六)《尚书》中的《禹贡》作于战国,《尧典》写定于汉武帝时。   《禹贡》记述大禹治水以及当时九州的地理和贡物,其写作时代应该比较早。但顾先生认为,它“是战国时代的著作”[5],其主要理由...
    2009.04.28 12:55:00
  2. 语出现以前,不要轻易否定“封建社会”这个大家已经是耳熟能详的概念。   中国封建社会没有形成像欧洲中世纪那样的宗教黑暗时代,从西汉武帝开始,儒家的经学便成为主流的文化形态和意识形态。我们从历史上可以看到,皇权统治以经学为武器,而民间也以经学作为维系社会的价值准则。...
    2009.06.02 14:24:00
  3. 想,或者说指导思想都是一元的。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都有一元的主流意识形态,统治者都努力用各种手段来维护其主流意识形态。在我国,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就是要确立儒家正统思想的独尊地位。在中国2000多年封建社会中,多数时间是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意识形态。在欧洲中...
    2009.06.02 14:51:00
  4.   九品中正制创立伊始尚能砥砺德行、选举贤才、清正风俗。但由于魏晋以来各级官学始终时断时续,废置无常,甚至有的学校是若有若无,汉武帝以来建立的官学体系破坏。同时,一般开馆授徒的私学也极少。庶族、平民子弟更是由于缺乏学习的基本条件,而导致了这一阶层人才的匮乏。这些...
    2009.06.19 11:06:00
  5. 分子和普通百姓提供了一套安身立命的人生理想、价值理念和道德规范,铸造了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因此具有一种历史的合理性。虽然儒家文化自汉武帝以来被定于一尊,并通过隋唐以降科举制度的中介,最终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但是构成儒家文化之内蕴的思想学说仍然具有许多可资借...
    2009.07.27 10:53:00
  6. 地之间永恒的规则、古今通用的道理。董仲舒针对汉朝初年思想界“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 的现状,提出大一统的主张是建议汉武帝以儒家学说统一思想,但这一主张更符合抵抗匈奴入侵、加强国内统一的汉武帝的心意,大一统思想不仅用来统一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确立...
    2009.10.10 11:12:00
  7. 导实践活动的正确思想。比如,秦始皇进一步融会贯通商鞅的创新思想,把秦国本土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思想贯彻落实到统一后前六国的新辖地,汉武帝进一步融会贯通孔子、老子的创新思想,等等,这些使中国法家、儒家、道家以及引进的佛教等思想汇合,形成推动社会进步的和谐力量,成为贯...
    2009.11.09 16:20:00
  8.   汉武帝时对匈奴实施强硬政策,不断进行军事打击   汉武帝作为一代千古名帝,晚年相信巫蛊,大量功臣被牵连,甚至灭了自己三族,我想不会是没有原因的,何新的《汉武帝新传》给了我们一个合理的解释,在当时医疗条件还不发达的情况下,非常有可能是从匈奴所谓“生物战”带来的牲...
    2009.11.20 14:35:00
  9. 的实践,概要的说不过两次。一次是以阴阳五行学改造儒学并兼容了法家、道家、墨家等学说体系形成的西汉儒学或称作“齐儒学”。也就是始于汉武帝,由公羊学大师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儒术”。这种“儒术”经汉至唐的制度化和法律化,又经宋代理学及心学对佛教和道教...
    2010.02.04 11:18:00
  10. 地老百姓称之为石婆,认为其能保佑爱情美满、夫妻和睦、家庭幸福。而1.5公里外的石公庙里供奉的石公是传说中的牛郎。当地老人介绍说:“汉武帝在这里修建昆明湖时,建造了石婆像和石公像,也就是牛郎织女像,他们隔湖相望。”   2009年渡边已经完成了“牛郎织女”书稿的撰写,不过...
    2010.02.25 09:33:00
1 2 3 4 5 6 7 8 9 10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