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核心观点
●把消费与浪费混淆起来,把消费与奢侈腐化联系起来,甚至把鼓励消费与提倡勤俭节约对立起来,使消费污名化、标签化,是与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相宜的模糊观点和错误认识。
●消费是形成市场的重要因素,是现代市场经济形成、发展和繁荣的基础,没有消费就...
2009.02.18 14:18:00
-
腐败的官员免于被仇视,以良法使合法财富免于被敌视,以法律保障市场远离权贵资本主义的染指,使“好的市场经济”不被那些伪市场伪改革所污名化。
所以,要做的不是贴“仇富仇官”的对抗化标签,而是保护那些正当的仇视,解决人民提出的问题,并以公开透明的制度保护那些正当的权...
2013.02.20 08:50:00
-
群众和舆论的监督。”朱向东说。
为何一说“城管打人”就有人信?
“物品暂扣”时易发生肢体接触,造成“打人”假象。但要防止“污名化”城管的趋向
“上网搜搜,全国每年‘城管打人’的新闻有几十起,南京也有十多起。而城管与商贩的冲突基本都集中在物品暂扣环节。”昨...
2013.03.11 09:00:00
-
做替罪羊代价最小、效果最好,且可以有效地让领导回避责任、让单位摆脱干系。
可是,出了事就把板子打在临时工身上,甚至把临时工“污名化”,并不能根除问题发生的根源。而张三生病、李四吃药,固然对李四不公,但张三的病有好转的可能吗?
所以,为临时工们正名——去掉他...
2013.03.23 07:49:00
-
汤不换药,继续压抑社会活力。这样的畸形结构可能更糟糕,反而毒化了本应该对公权力形成有效制约的社会环境。其后果,便是导致社会组织的污名化,以及社会自治的空洞和虚无化。
要斩断套现的手,就不能为发展社会组织而发展社会组织。必须厘清行政权力的边界,不该有的权力让它彻...
2013.03.25 09:09:00
-
山崩地裂摧枯拉朽;而“民智”战胜“民愤”,则如逆水行舟寸进维艰。
让全体公职人员为少数人的超高待遇背黑锅,将整个公职人员集体污名化,固然是政府信息不公开、官员财产不透明、公职人员薪资不透明所结出的苦果,可媒体倘若也以偏概全推波助澜的话,就不仅仅是普通公务员的“...
2013.03.29 11:05:00
-
逐渐固化下来,成为诸多矛盾的“下水道”。面对城市生活的巨大变革,社会管理者不能把“苦差事”都推给一线执法者,更不能以一个群体的“污名化”为代价换取表面的有序与繁荣,而应以更有效的顶层设计,从根本上化解城管困局。
城市之大,在于能海纳百川。如果能以更开放心态接纳...
2013.04.16 08:40:00
-
逐渐固化下来,成为诸多矛盾的“下水道”。面对城市生活的巨大变革,社会管理者不能把“苦差事”都推给一线执法者,更不能以一个群体的“污名化”为代价换取表面的有序与繁荣,而应以更有效的顶层设计,从根本上化解城管困局。
城市之大,在于能海纳百川。如果能以更开放心态接纳...
2013.04.16 08:52:00
-
均能及时有效表达民意之日,也是网络反腐回归常态之时;二是网络反腐有利有弊、利大于弊。网络反腐是民众反腐形式的一种创新,但也会产生污名化现象;三是坚持“三要三不要”原则,善待并做好网络反腐。“要疏导不要阻扰”,正在井喷的东西如果硬去强制性堵塞,肯定易出问题;“要回...
2013.04.25 08:44:00
-
均能及时有效表达民意之日,也是网络反腐回归常态之时;二是网络反腐有利有弊、利大于弊。网络反腐是民众反腐形式的一种创新,但也会产生污名化现象;三是坚持“三要三不要”原则,善待并做好网络反腐。“要疏导不要阻扰”,正在井喷的东西如果硬去强制性堵塞,肯定易出问题;“要回...
2013.04.25 09:4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