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扬州的夏日”,推介“创新扬州、精致扬州、幸福扬州”。
赏美景
不尽风流瘦西湖
“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诗人汪沆给了瘦西湖一个美名,也写出了瘦西湖不可抗拒的魅力。“船在水中走,人在画中游”是瘦西湖风景区水上游览线的真实写照。扬州瘦西湖风景区水...
2011.06.13 07:34:00
-
惟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并蜚声中外。
2月26日,扬...
2013.02.27 09:47:00
-
州的西湖,却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占得一个恰如其分的“瘦”字。
扬州学者朱福烓介绍,瘦西湖名称的来历,源于乾隆年间诗人汪沆的《红桥秋禊诗》:垂柳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这首原本感慨富商挥金如土的诗作,不想却为瘦西湖正...
2013.08.19 17:54:00
-
者还从扬州市语委办获悉,目前语言与文化资源库中关于扬州的内容还在陆续收录当中。如“方言诵经典”中,库中目前已录入《送孟浩然之广陵》,除此之外,扬州市语委办此前还录制了汪沆的《瘦西湖》和杜牧的《寄扬州韩绰判官》,这些内容也将慢慢收录其中。 (扬州晚报 记者 邵伟)...
2013.09.13 15:24:00
-
唯扬州的西湖,以其清秀婉丽的风姿独异诸湖。一泓曲水宛如锦带,如飘如拂,时放时收,较之杭州西湖,另有一种清瘦的神韵。清代钱塘诗人汪沆有诗云:“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并蜚声中外。瘦西湖以“瘦”为特征,湖...
2013.11.21 15:52:00
-
江苏网讯 在中国城市的象征中,扬州“诗画瘦西湖”早已习惯了世人投来的目光:200多年前,拥有50万人口的扬州入列世界十大都市。钱塘诗人汪沆以诗感慨扬州湖上园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因而得名;26年前,瘦西湖景区被国...
2014.03.24 09:51:00
-
在中国城市的象征中,扬州“诗画瘦西湖”早已习惯了世人投来的目光:
200多年前,拥有50万人口的扬州入列世界十大都市。钱塘诗人汪沆以诗感慨扬州湖上园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因而得名;26年前,瘦西湖景区被国...
2014.03.24 13:58:00
-
在中国城市的象征中,扬州“诗画瘦西湖”早已习惯了世人投来的目光:
200多年前,拥有50万人口的扬州入列世界十大都市。钱塘诗人汪沆以诗感慨扬州湖上园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因而得名;26年前,瘦西湖景区被国...
2014.04.09 09:09:00
-
全依水,一路楼台直到山”的景象。明清时期,许多富甲天下的盐业巨子纷纷在沿河两岸,不惜重金聘请造园名家擘画经营,构筑水上园林。清代汪沆诗云:“垂柳不断接残芜,雁齿红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
了解了瘦西湖的前世今生,就不难了解唐罗城的历史。靠...
2015.04.08 10:05:00
-
约,路线清晰的效果。
跟着成亮的古诗地图,记者也开始了扬州景点之旅,发现古诗背后还有不少故事。代表瘦西湖的诗句是清代钱塘诗人汪沆的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俨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唤作瘦西湖。”瘦西湖由此得名,并蜚声中外。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
2015.04.15 08:4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