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水稻的原始种质向栽培种质的演进与进化,以及研究粳型稻作农业向日本的东传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曾出土稻壳,专家研究认定,距今6000至7000年,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人工种植农作物。影山头遗址发现的稻米存留物,与河姆渡水稻种植历史接近。...
2011.02.15 09:55:00
-
从新石器时代便开始饲养家蚕。在苏浙交界的吴兴钱山漾新石器遗址中, 曾出土家蚕丝带和绢片,这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早的丝织品。在河姆渡遗址中, 出土了大量纺织工具如骨梭、梭形器、陶制纺轮等, 其中有一盅形象牙雕器上,刻有编织纹和蚕纹图像。众多文物考古资料表明江南太湖流域...
2013.04.23 16:05:00
-
到,在南京试点“电子书包”计划的有21所中小学。
课堂实录
iPad上显示着课堂PPT内容学生们还能当堂搜索作业题答案
“大家可以搜索一下河姆渡遗址的网站,搜索一下相关内容,完成本次课堂练习。”记者昨日在弘光中学全程“围观”了这样一堂“iPad进课堂”的教学观摩课程“原始的农耕生...
2015.10.22 15:50:00
-
这个流行到底是怎么诞生的,人们给出了无数的说法。一些认真的“学霸”网友,对“头上长草”进行了一番细致考证。有人认为,几千年前的河姆渡遗址,就出土了一种名为“笄”的发簪。古代汉族女子用“笄”插住挽起的头发,或插住帽子,表示自己到了待嫁的年龄。后来,人们也常用“及笄”...
2015.10.26 08:18:00
-
谷的发现,表明青墩古人早在5000年前就开始种植水稻(且是偏粳型稻),是长江北岸的江淮东部地区第一次发现炭化稻谷,其久远的历史与浙江河姆渡遗址比肩。
“干栏式”建筑是指一种在木(竹)柱底架上建筑的高出地面的房屋。在长江北岸发现五六千前的“干栏式”建筑,在我国史前考古上...
2015.12.11 10:34:00
-
一天,无锡市东湖塘中心小学41名同学在导游和两位老师的带领下整装出发,开启了“走进浙江绍兴”的“三日夏令营”活动。
第一站:“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
第一天的行程相对轻松。师生们来到了有几千年文化的“河姆渡遗址”和“田螺山遗址”。在这里,呈现了考古专家们发...
2016.07.08 09:08:00
-
前的半坡遗址,发掘出动物骨骼,猪、牛、羊、狗、麝、斑鹿等动物位列其中,狗榜上有名。
实据之二:距今7000—5000年前的浙江余姚县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猪、狗、水牛的骨骼,狗仍然榜上有名。
实据之三: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北武安市磁山遗址,发掘出鸡、猪、狗的骨骸,狗继续榜上...
2018.02.09 10:18:00
-
稳中有进。与往年相比,《指导书》整体结构及涉及的中考相关参数保持稳定。同时,基于课标,微调了“考查内容及能级要求”,包括“了解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改为“了解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等5处表述方式的调整,以及1处考点的删减。依...
2018.03.01 10:11:00
-
稳中有进。与往年相比,《指导书》整体结构及涉及的中考相关参数保持稳定。同时,基于课标,微调了“考查内容及能级要求”,包括“了解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改为“了解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知道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等5处表述方式的调整,以及1处考点的删减。依...
2018.03.02 10:10:00
-
农业的出现开启了人类发展的新纪元。在距今9000年的湖南澧县彭头山和八十垱遗址、距今8000多年的河南舞阳贾湖遗址及距今7000年的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中,也出土了较多的炭化稻米和石铲、骨耜、石镰等农业生产工具,表明当时的稻作农业已取得了显著进步。
就在南方地区发明和发展稻作农...
2018.05.11 08:5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