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东的兴隆洼文化和红山文化,黄河流域影响最大的仰韶文化,山东、苏北、皖北和豫东的大汶口文化,晋南地区的陶寺文化,长江下游地区的河姆渡文化,长江下游太湖流域的良渚文化,安徽省巢湖流域的凌家滩文化等。众所周知,上述著名的新石器时代考古文化都包含重要的文明要素,均为...
2009.06.30 15:57:00
-
数人知晓辈份的称为:膝下第二代叫“孙儿”,第三代为“重孙”,第四代为“曾孙”……那么,第六代孙儿辈该叫啥名份?
称为“江苏的河姆渡”——国家级文物保物单位五千年青墩新石器遗址发祥地的水乡南莫镇陈氏家族为太祖老太太过107岁的生日,就在近百名子孙亲友绕膝贺寿时,出...
2010.04.12 13:28:00
-
研究水稻的原始种质向栽培种质的演进与进化,以及研究粳型稻作农业向日本的东传等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据介绍,位于浙江余姚的河姆渡遗址曾出土稻壳,专家研究认定,距今6000至7000年,是迄今发现最早的人工种植农作物。影山头遗址发现的稻米存留物,与河姆渡水稻种植历史接...
2011.02.15 09:55:00
-
从新石器时代便开始饲养家蚕。在苏浙交界的吴兴钱山漾新石器遗址中, 曾出土家蚕丝带和绢片,这可能是目前世界上出土的最早的丝织品。在河姆渡遗址中, 出土了大量纺织工具如骨梭、梭形器、陶制纺轮等, 其中有一盅形象牙雕器上,刻有编织纹和蚕纹图像。众多文物考古资料表明江南太湖...
2013.04.23 16:05:00
-
惜他们太远,我们拉不住他们针锋相对的衣袖。
判断一个文明是否成熟,主要是三个标志:文字、集中居住、冶炼金属。在我故乡,发现了河姆渡,被认为是稻作文明的起源,但是没有文字,也没有集中居住和冶炼金属的痕迹,所以只能称之为史前文明。
用世界目光去看中华文明,细数...
2013.05.30 18:45:00
-
一出现,就引起了孩子们的极大兴趣。纷纷围过来好奇地东摸摸、西看看。何斌介绍,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常见的民间艺术,距今7000多年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就曾出土过最早的动物泥塑。历朝历代在社会上流传不衰,尤其是小型泥塑,既可陈设,又可把玩,尤其能让孩子们爱不释手。
传统...
2013.07.18 08:42:00
-
和日本列岛,易县北福地遗址出土玉玦即可为证,其距今约7500多年。北方早期玉文化随后进一步南传,在约7000年前达到浙江沿海一带,有余姚河姆渡文化出土玉玦为其实例。后又经过两千年的缓慢传播,玉器种类逐渐增多,在约五千年前的凌家滩文化和良渚文化达到史前玉文化生产的巅峰期,...
2013.07.25 08:59:00
-
了运河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总体技术路线和整治措施。
绍兴 打造优秀水文化工程
转变治水思路建设水文化经典作品
绍兴水文化源于河姆渡文化,在实践中转变治水思路,建设水文化经典作品,以先进水文化引领水利现代化。
绍兴环城河突出水城文化主题,古运河展示的是运河文...
2013.09.27 09:11:00
-
地各部分正全力以赴抓好抢险救灾的各项工作,努力把灾害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程度。
浙江在线记者获悉,由于姚江水位长时间居高不下,河姆渡镇加紧转移了全部有安全隐患地段的村民,截至目前,已转移村民700余人。且为保障转移人员的日常生活所需,全镇各安置点均安排了足量的食物...
2013.10.09 08:12:00
-
金秋时节,在被誉为“江苏河姆渡”的青墩遗址发掘40周年之际,记者走进海安,看到这片孕育了6000多年江海文明的古老遗址上,全新的文化创意产业之花正在蓬勃绽放。
40年前,海安县南莫镇青墩遗址的发现,将江海文明史推到6000多年前,青墩文化成为江海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如何...
2013.11.06 07: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