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改变而已,使北京城里的跑“部”“钱”进,演变为各省城里的跑“厅”“钱”进;也可避免省级官员和县级官员滥用权力,给权力约束和监督提供法律依据。
二是加强绩效考核问题。财政上“省管县(市)”的直接结果是,县级单位的公共财政在额度上和支配权限上都会加大,因而绩效考核必须同步...
2009.02.18 11:05:00
-
客观评价市管县体制。
目前,各种媒体对市管县体制几乎出现了一边倒的指责之声,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市管县”体制缺少法律依据。宪法规定,我国地方政府管理层次为“三级”,即“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治州、县、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在省与县之间没有“中...
2009.02.19 09:52:00
-
协议,具有民事合同性质。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履行自己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者解除调解协议。”法院在审判时可以直接把调解书的内容作为法律依据予以采纳,而不能再像以前那样轻易废止民事调解的协议内容。深圳市认真落实这一规定,使人民调解的权威性大大增强。此外,深圳市还做了一...
2009.04.09 13:58:00
-
所以,一方面造成人们思想的极度混乱,对一些现象失去了辨别是与非、罪与非罪、违法与合法的能力;另一方面也使当前的反腐败斗争缺乏必要的法律依据和手段。
最后,缺乏俸禄养廉的经济条件。俸禄养廉是一个有异议的话题,但这是回避不了的。许多亚非拉发展中国家之所以出现严重的政府腐...
2009.05.08 16:44:00
-
县财政间的结算通过省财政进行。这一改革有利于提高资金往来和结算的效率,但在另一方面又降低了市财政与县财政的结算效率。
改革的法律依据恐有不足
“省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是在现有财政体制没有实质改变前提下的试点性改革,因此,这一改革所遇到的困难及其自身所具备的局限...
2009.08.07 17:26:00
-
业经营的演化过程,1933年通过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和1999年出台的《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分别为银行提供了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的法律依据。《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打破了此前法案中要求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经营的限制,促进了金融自由化,放松了有效监管,为资本的金融创新...
2009.10.12 14:15:00
-
如某地在上届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中,曾出现个别村的村民贿选强选、扰乱选举秩序等事件。但在有关部门查处这些事件时,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依据而作罢,给村民委员会选举工作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因此,随着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不断推进,面对所出现的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问题,...
2009.10.19 15:30:00
-
只是,仅有这一步还远远不够。石家庄市对权力清单的公示,并没有能够防止“三鹿事件”的发生;邯郸对政府权力的明确,也没有防止他们毫无法律依据地试图将冀DQ0001起到冀DQ0050止的50个小轿车车牌及特别通行权授予给全市50强企业;其他许多曾经公示了政府权力的地方,最终的结果如何也...
2009.11.13 15:51:00
-
部门的监督存在的困境
(1)财政部门监督法制建设滞后,《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只是财政部发布的规章,权威性不够,缺乏直接的法律依据,财政内部监督机构位低权轻,使得财政检查行为多无果而终。
(2)监督手段单一,日常监督体制性缺位,有限使用的专项检查、个案检查...
2009.12.01 17:03:00
-
设立的委员会的书记、副书记的产生,应当采取公开推荐、由党员或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只有做出这样的修改,目前公推直选方式才有法律依据。
公推直选中引入竞争机制问题。我国的政党体制是非竞争性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党内不能有竞争。竞争能激发人的创造精神,使人思维敏捷...
2010.01.21 13: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