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内在逻辑出发,结合改革以来中国社会形势的变迁,回答了为什么要重返阶级分析的问题。
社会学理论和研究方法
社会学理论和方法研究是社会学学科发展的基础。中国社会学理论和方法体系的建构,目前还处于翻译引进与研究并重阶段。近几年来,中国社会学界在费孝通先生倡导...
2009.02.23 10:24:00
-
解纠纷;所谓公共化是指要树立现代公共管理的理念,逐渐实现以政府购买服务的形式化解纠纷。
(郑杭生,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社会学会名誉会长,华中师范大学兼职教授;黄家亮,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社会学理论与方法研究中心博士生。)
...
2009.04.09 13:58:00
-
特邀专家
姜明安 北京大学宪法与行政法研究中心主任、教授
王明高 国家社科规划《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问题研究》课题组组长
应松年 国家行政学院法学教研部教授
黄苇町 红旗出版社原副总编辑
刘庆龙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公务员做生意的种...
2009.05.13 10:14:00
-
失问题。他在1922年的《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一文中,认为胡适“凡关于知识论方面,到处有石破天惊的伟伦”,这是肯定胡适用科学方法研究国学的贡献,同时又指出,“凡关于宇宙观、人生观方面,什有九很浅薄或谬误”。这是因为这是德性的学问,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只能用“体验...
2009.05.13 10:19:00
-
通货膨胀,政府应该放松规制。在此基础上,简化规制的理论吸取了公共选择理论、政治学和新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和研究方法,以独特的思路和方法研究政府规制问题,建立了新颖的政府规制理论。
20世纪80年代后,经济学家们提出简化政府规制的理论观点和政策主张,逐渐被西方国家政...
2009.05.14 10:42:00
-
问题。他在1922年的《评胡适之〈中国哲学史大纲〉》一文中,认为胡适“凡关于知识论方面,到处有石破天惊的伟论”,这是肯定胡适用科学方法研究国学的贡献,同时又指出,“凡关于宇宙观、人生观方面,十有九很浅薄或谬误”。这是因为这是德性的学问,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去研究,只能用“...
2009.05.18 10:23:00
-
作家和文学的必要的尊重,更是对自己的最起码的尊重。文本细读不仅是审美批评的起点,也是严肃的文化批评的起点。脱离了具体的文本,不仅无法研究文学的形式特点和审美品格,也无法研究外部力量对于文学的影响与渗透。现在流行的文化批评,往往把文学作品的精神表达作为社会政治分析的文化...
2009.05.27 16:05:00
-
也合乎逻辑地成为中国古代思想史研究的重中之重。这些研究涌现出不少具有重要影响的学术成果。比如,在儒家研究方面,有庞朴的《儒家辩证法研究》、侯外庐等主编的《宋明理学史》、杨向奎的《宗周社会与礼乐文明》、陈来的《古代宗教与伦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张立文的《朱熹思想...
2009.06.02 14:24:00
-
”在人类文化发展史上,“马克思、恩格斯综合了黑格尔的对理与费尔巴哈的唯物论,成立对理唯物论,更是创造的综合。”正是由于应用唯物辩证法研究文化发展之智慧启迪和马克思、恩格斯所作的“创造的综合”之榜样示范,并且结合中国国情,因此,中国文化如何遵循“创造的综合”之前进道路,也...
2009.06.24 14:08:00
-
法为主。其余的内容,由各个学院或者教师取舍。
至于“经济法”这个概念就更加模糊了。在德国的法学院,人们不难发现“经济法与社会法研究所”、“经济法与劳动法研究所”、“经济法与环境法研究所”甚至“劳动法、经济法与民法研究所”等在中国学者看来似乎不太严谨的名称。不过...
2009.07.17 10:21:00
|